利玛竇神父,对话与本地化的先知性人物
(梵蒂冈新聞網)“佘山圣母,请援助那些在日常劳苦中,仍继续相信、希望、和实践爱德的中国教友,使他们不必惧怕向世界宣讲耶穌,并在耶穌跟前為世界祈祷。”
11月15日上午,在宗座額我略大學舉辦了一場討論利瑪竇的專題會議,主題為“友誼、對話與和平的遺產”。這場會議以本篤十六世向佘山聖母的祈禱文拉開序幕,主辦方是耶穌會、耶穌會歷史檔案館、喬治城大學,以及宗座額我略大學。會議主持人、利瑪竇神父列品申請人隆巴爾迪(Federico Lombardi)神父表示,利瑪竇神父“是耶穌會傳教士中最傑出的人物之一,他實現了聖方濟各·沙勿略將福音傳到東亞中心的願望”。
在當天上午的會議發言中,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概述了近3位教宗關於利瑪竇神父的思想和言論,以及這個形象的現實性和重要性。這3位教宗就是聖若望保祿二世、本篤十六世,以及當今教宗方濟各。耶穌會總會長蘇薩(Arturo Sosa)神父談到利瑪竇的勇氣、謙遜和恆心。他強調利瑪竇不是一個“單槍匹馬的偉人”,而是扎根於教會的一個形象。
香港主教周(Stephen Chow)樞機則從利瑪竇神父的經歷出發,講述了新中國的發展與天主教會的關係。他說,這種發展“也影響了天主教會的發展”。周樞機簡述了在中國的天主教會最近數十年各個階段的艱難歷程,給與會者上了一堂“歷史課”。樞機表示,中國向世界開放後,也與海外的宗教專家和宗教學術機構的學者接觸,這幫助人們了解,“宗教是人類文明的一部分,不能被強行壓制”。甚至“人們也了解到,宗教能惠及中國社會的發展”。
周枢机表示,中国今天成了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在世界舞台上也是个强国,有“自己的梦想”和目标。中国天主教会面对新的现实,在这个进程中,“对话”很重要。為“取得对话就需要有同理心”,“藉着同理心我们能更深入地彼此了解”。枢机期望,有“一个真正中国人的教会”。
链接网址:
订阅电邮新闻:丑迟迟辫://飞飞飞.惫补迟颈肠补苍苍别飞蝉.肠苍/锄丑/苍别飞蝉濒别迟迟别谤-谤别驳颈蝉迟谤补迟颈辞苍.丑迟尘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