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主教会议简报(叁):每个人都应摆脱对他人的恐惧
(梵蒂冈新聞網)為陷入戰火的各民族迫切呼求和平:這是10月4日在世界主教會議第三場全體大會上發出的呼聲。與會者共有333人,他們譴責了一切形式的原教旨主義,並且說:“我們所有人,包括基督徒、猶太教徒和穆斯林在內,都應該成為和平的匠人”。同時,很多人也強調有必要揭露“萬惡的主要原因”,即武器交易。有時候,除了祈禱以外,也需要譴責。這些是世界主教會議信息委員會主席魯菲尼(Paolo Ruffini)與秘書皮雷斯(Sheila Leocádia Pires)女士10月5日在簡報會上介紹的內容。
黎巴嫩主教:被压迫人们有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利
黎巴嫩馬龍尼禮拜特龍教區海拉拉(Munir Khairallah)主教在簡報會上回答記者提問時說:“不幸的是,世界保持沉默,或對這些暴力行為開綠燈,因為有太多的政治和經濟利益在其中,而這些與基督徒的價值觀毫無關係。”
這位主教的見證深深打動了所有參與者。他指出,儘管黎巴嫩被撕裂,但是希望依然存在:在梵蒂冈的外交努力下,黎巴嫩將繼續是個和平的訊息。
关於以色列的政治人物始终拒绝“两个民族、两个国家”的解决方案,黎巴嫩主教说:“我不愿意说所有以色列人都支持暴力。只是利益优先,而且西方没有支持我们,就像他们没有支持那些被压迫的人们一样。但愿这些人有权决定自己的命运。”以同道偕行為主题的世界主教会议是一次大好机会,可以藉此关注那些遭受暴力和贫困的人。“有待做出的最重要决定是:教会应该通过世界主教会议成為使者,传达和睦共处、尊重他人以及摆脱对他人恐惧的必要性”。主教总结道:“这会是第一步,也是给人类的重要建议。”
海地主教:“我们绝望了”,谁该负责建设和平?
海地局勢持續動盪不安。海地角總主教薩圖内(Launay Saturné)在他的見證中毫不掩飾地說:“那些應該維持秩序、締造和平的人,迄今為止無法勝任。”他指出,對人性尊嚴的尊重“在這裡還離現實差得很遠”。
主教提到了最近的一场“屠杀”发生在10月3日,导致70人死亡,许多房屋被烧毁,人们被迫流离失所。这一暴行是武装帮派所為,主教表示,帮派甚至提前预告了这一行动,但任何预防措施都没有做。“我们处在绝望中”,这也是主教无奈的呼声。这对年轻人的生活和教会的使命产生了负面衝击。该国很多堂区大门深锁,儘管如此关於同道偕行精神的反思仍在推进。
在这种情况下,使命、共融和参与的价值观显得格外重要,应当加以发扬光大。许多宗教团体正在努力将这些价值观传递给下一代,希望他们有一天能以此為基础建设社会。
菲律宾,在农村的传教教会
菲律賓加洛坎教區維爾吉利奧(Pablo Virgilio David)主教是大會信息委員會成員。他在簡報會上講述了在兩次會期之間與本堂神父進行的大洲諮詢,特別是在菲律賓的移民現象下同道偕行精神和傳教使命的關係。菲律賓的移民現象不僅是國際性的,近年來主要是地方性的,也就是從鄉間向大城市遷徙。主教引用一些數據來說明從農村向城市遷徙的人口正在增長:在大約十年內,移居馬尼拉的人數從150萬人增加到400萬人。這導致一些當地居民將這些新來者視為威脅。“教宗在2015年來訪時,告訴我們要前往郊區去。我們照做了。我的教區建立了20個傳教站,因此堂區正在變得更具有傳教性。”
贫困者、年轻人、女性、平信徒:不是接受者,而是主体
我们必须倾听贫困者的呼声,将他们视為主体,而不只是接受者。这是在10月4日的会议中多次强调的一个要点。同时,会上也有许多关於女性在教会中角色的发言:那些愿意服务教会并以极大热忱这麼做的女性,不该再被边缘化。
另外,还有关於年轻人的反思:今天在教会内,是什麼在吸引他们?几位与会者回答说:是彻底跟随福音的精神。最普遍的见解是“青年需要呼吸”,而成年人应与他们一同呼吸;这样或许才能赋予所谓的“新福传”一种圆满且容易理解的意义。会上探讨的其它主题包括:大公主义、教区会议,以及在世界主教会议后教宗的角色。从所有方面来看,同道偕行精神显然是对抗教权主义的方法。
链接网址:&苍产蝉辫;
订阅电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