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叁鐘经:生命非消耗品,而是造福他人的礼物
(梵蒂冈新聞網)慈悲善功是最安全、最有收益的寶庫,將我們生命的寶藏存放在那裡。正如福音所教導的,因為在那裡即使只投了兩個小錢,一位窮寡婦也能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參閱谷十二 41-44)。8月10日主日,教宗良十四世在誦念叁鐘经之前,以上述話語省思了當天的福音,強調耶穌邀請我們思考,如何才能最好地投資我們生命中的寶藏。
彻底地给予
在福音章節中,記述耶穌正在走向耶路撒冷,“在那裡,祂為我們的救恩,將要在十字架上奉獻自己”。耶穌勉勵我們,要徹底效法祂的生活方式:“要變賣你們所有的來施捨(路十二 33)。”教宗解釋說:“天主賞賜我們的恩典,應當慷慨地用於他人的益處,而非僅僅留給自己。”教宗進一步指出,這不僅要分享我們所擁有的物質財物,也要奉獻我們的才能、時間、關懷、陪伴與同理心。
在人际关係中奉献自己
&苍产蝉辫;“在天主的计划中,祂為我们每一个人所做的一切,都是独一无二的善、无价之宝,以及实际的财富”。我们受造正是要将自己的恩典奉献给他人。相反地,若不投资自己的生命,就会使它“枯竭”,甚至“贬低”為单纯的“消费品”。教宗进一步阐明:“我们作為天主的恩赐”,需要在自由与人际关係中奉献自己,如此才能实现自己和展现自己。
永生的赏报
在这奉献自己的过程中所积累的财富,具有如同“穷寡妇”那微小投资的倍增效应:这位寡妇虽仅以两个小钱投入圣殿的银库,却赚的了全部。教宗引用圣奥斯定的话:若能用一磅铜换得一磅银,或用一磅银换得一磅金,一个人就心满意足了;但所施予和所得到的是完全不同的东西,不是金银,而是永生(《讲道集》390)。
不要错过爱的机会
教宗告诫道,一方面,奖赏如此之高;另一方面,贬值的风险却也实际存在。因此,我们必须当心,不可“错过任何爱人的机会,在家庭、堂区、学校或工作场所,无论身处何地”。教宗总结道:“这正是耶穌要求我们的警醒,要我们习惯於彼此关心、随叫随到、体贴入微,就像祂时时刻刻对我们那样。”
最后,教宗将我们託付给晓明之星玛利亚:在这个充满分裂的世界中,愿她帮助我们成為慈悲与和平的“哨兵”,正如圣若望保禄二世教导我们的那样,也如那些為庆祝禧年来到罗马的青年们向我们展示的美好榜样。
鏈接網址: www.vaticannews.cn
订阅电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