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MAP导航

良十四世:教会应成為照亮世界夜晚的明灯

教宗良十四世在与枢机们举行的共祭弥撒中,表示“天主尤其藉着你们的誓言,召叫我做宗徒之长的继承人,这宝藏託付给我,让我在祂的助佑下,為了整个教会的奥体,成為这宝藏的忠信管家”。

(梵蒂冈新闻网)普雷沃斯特,即良十四世教宗5月9日上午在西斯汀圣堂主持弥撒,结束选举教宗会议,在场的全体枢机与他共祭。在耶穌审判世界的壁画的氛围下,教宗发表了第一篇弥撒讲道,立即指出了教会必须行走的道路,以伯多禄宗徒明认基督是“永生天主之子”这句话作為开端。

教宗良十四世首先用英语问候在场的枢机们,表示蒙他们的选择,使他“继承伯多禄的职务”、“背负十字架并以这项使命受祝福”。他说:“我知道可以依靠你们每一个人,好能作為教会、作為耶穌之友的团体,作為宣讲喜讯的信徒,我们携手并进,传扬福音。”

以下是这篇讲道的全篇内容:

“袮是默西亚,永生天主之子”(玛十六16)。伯多禄和其他门徒回答耶穌询问他们的信德时,用这句话概括表达了两千年来教会透过宗徒的继承、守护、深化和传递的遗产。

耶穌是默西亚、永生天主之子,是唯一的救世主和天父容貌的啟示者。

為了親近人類,天主藉著祂以孩童信任的眼神、年輕人活潑的心思、人類成熟的特徵,向我們啟示祂自己(參閱梵二大公文獻《牧職憲章》, 22),直到祂復活後,以祂榮耀的身體顯現給祂的門徒們。如此,祂向我們展示了眾人都能效法的聖潔人性的典範,以及超越我們各種限度和能力的永恆歸宿的應許。

伯多禄在他的回答中,领悟两件事:天主的恩赐,以及需要让祂来转变自己的道路,这些都是救恩不可分割的层面,託付给教会,為人类的福祉而宣扬。託付给我们这些在母胎形成前就被祂拣选的人(参阅:耶一5),在圣洗中重生,超越我们的限度,不是我们的功劳,被引领到这裡,从这裡被派遣出去,好能向每一个受造物宣讲福音(参阅:谷十六15)。

天主尤其藉著你們的誓言,召叫我做宗徒之長的繼承人,這寶藏託付給我,讓我在祂的助佑下,為了整個教會的奧體,成為這寶藏的忠信管家(參閱:格前四2);如此一來,她就會越來越像一座建在山上的城(參閱:廿一10)、一艘在歷史波濤中航行的救恩方舟、一盞照亮世界夜晚的明燈。這非憑藉她結構上的壯麗或建築物的宏偉,一如我們所在的古蹟,而是透過她成員的聖德,那“天主贏得的子民,為宣揚那由黑暗中召叫你們,進入祂奇妙之光者的榮耀”(前伯 二9)。

然而,在伯多禄交谈、宣认信仰的山上,还有另一个问题:耶穌问:“人们说人子是谁?”(玛十六13)这不是一个平庸的问题,相反,它关乎我们职务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生活的现实,它的局限与潜能,它的问题与信念。

“人们说人子是谁?”(玛十六13)。思索我们正在反思的场景,我们能对这个问题找出两个可能的答案,概括两种态度。

首先是尘世的回应。玛竇强调,耶穌与门徒们关於祂身份的对话是在极美丽的斐理伯的凯撒勒雅发生的,那裡富有豪华的宫殿,坐落在迷人的自然景色中,位於山间,但也是残酷的权力圈子的所在地,背叛和不忠的场所。这个画面告诉我们,那个环境认為耶穌是个完全不重要的人,最多是个好奇的人物,能以不寻常的言行引起人们的惊嘆。因此,当祂的临在因对正直的要求和道德需求而成了麻烦时,这个“世界”就会毫不迟疑地拒绝祂和消灭祂。

耶穌的提问还有另一个可能的答案:是一般百姓的答案。对他们来说,纳匝肋人不是“江湖骗子”:祂是一个正直的人,一个有勇气、说有益的话、说公道话的人,就如以色列歷史上其他伟大的先知那样。因此,他们跟随祂,至少只要没有太大风险和不便的情况下跟随祂。但他们认為祂只是一个人,因此,在危险的时刻,在祂受难时,他们也拋弃了祂,失望地离去。

令人震动的是,这两种态度的现时性。事实上,这些思想我们很容易在这个时代的许多人口中再次发现,也可能以不同的语言来表达,但实质上却相同。

即使在今天,在许多环境中,基督信仰仍被视為一件荒谬的事,是為了软弱和不够聪明的人;在一些环境中,另外一些安全感,例如科技、金钱、成功、权力、享乐,都比基督信仰更受青睞。

在这些环境中,见证和传扬福音并不容易,有信仰的人受到嘲讽、阻碍、鄙视,或最大程度只是容忍和同情。然而,正因如此,这些地方乃是急需传教的地方,因為信仰的缺失经常伴随悲惨事件,例如失去生命的意义、忘却怜悯、人的尊严以最悲惨的形式受侵犯、家庭危机,以及我们的社会遭受许多其他的伤害,而且程度不轻。

即使在今天,也不乏这样的情况:耶穌虽然作為人而受称讚,却被简化為一种有号召力的领袖或超人,不仅无信仰的人如此,许多受过洗地人也如此,他们生活在这个层面上,一种事实上的无神主义中。

这是交託给我们的世界,正如教宗方济各多次教导我们的,我们蒙召见证对救主耶穌的喜乐信德。因此,对我们而言,也当如此重复:“袮是默西亚,永生天主之子”。(玛十六16)

首先,在我們與祂的個人關係中,在每天地皈依旅程中,這樣做是基本重要的。但是,作為教會,我們也要一起活出屬於上主的生活,並將祂的喜訊帶給所有人(參閱:梵二大公會議《教會憲章》 1號)。

我这样说首先是為了我自己,作為伯多禄的继承人,我开始了我作為罗马教会主教的使命,依照安提约基亚的圣依纳爵的着名表述(参阅《致罗马人书信》,问候词),这项使命是在爱德中主持普世教会的工作。他被戴着锁链带往这个城市,他即将牺牲的地方。他写信给那裡的基督徒:“当世界看不到我的身体时,我就真正成為耶穌基督的门徒了。”(致罗马人书信,四,1段)。他指的是在竞技场中被野兽吞噬,事情的确如此,但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他的话号召在教会内任何一位履行职权的人都不能放弃的承诺:让自己消失,好让基督留下;让自己变得渺小,好让祂受到认识和光荣(参阅:若叁30);要竭尽全力让人有机会认识祂及爱祂。

求天主赐我这恩宠,今天及永远,赖教会之母玛利亚的转祷和助佑。

链接网址:

订阅电邮新闻:丑迟迟辫://飞飞飞.惫补迟颈肠补苍苍别飞蝉.肠苍/锄丑/苍别飞蝉濒别迟迟别谤-谤别驳颈蝉迟谤补迟颈辞苍.丑迟尘濒

2025 May 09, 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