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亲自降福罗马城和全世界:復活节是生命的庆节
(梵蒂冈新闻网)「亲爱的弟兄姊妹,復活节快乐!」教宗方济各於4月20日復活主日坐着轮椅来到圣伯多禄大殿中央阳台,以这句话问候聚集在广场上的人们。他这次呼吸道疾病发作以来静心养病,极少出现在公眾视线,而且将逾越节的各项庆典委託给几位枢机来主持,并未事先通知是否出席。因此,他的这次出现让人们格外欣喜。
復活主日彌撒結束後,受託主祭的科馬斯特里(Angelo Comastri)樞機、共祭神長們和參禮信友並未離開,而是抬頭仰望聖伯多祿大殿的中央陽台,甚至是舉起手機鏡頭,期待教宗能夠出現。不負眾望,教宗親自出席並降福了羅馬城和全世界。頒賜降福後,人潮並未散去,此時教宗乘坐白色敞篷車來到廣場,現場信眾又驚又喜,興奮地高聲歡呼。途經之處,家長們紛紛將孩子舉起,遞給教宗降福。教宗的座車並未止步於聖伯多祿廣場,而是開上廣場前的和解大道,兜了一大圈才返回梵蒂岡聖瑪爾大之家。
希望不再虚无縹緲
在降福羅馬城和全世界前,教宗發表了他今年的復活節文告,並將稿件託付教宗禮儀長拉韋利(Diego Giovanni Ravelli)總主教來宣讀。教宗在文告中表示,「在耶穌的受難和聖死中,天主親自承擔了世界的一切罪過,以祂的無限慈愛擊潰罪過。」「天主的羔羊得勝了!為此,我們今天歡呼:『基督、我的希望,已經復活!』(復活節繼紓詠)」從此以後,「希望不再虚无縹緲,望德不叫人蒙羞」(參閱:羅五5),而且這份希望「使人負起責任」。
「多少人对天主寄予希望,将自己脆弱的手放在祂强而有力的大能手中,让祂把自己搀扶起来,迈上旅途:与復活主耶穌一起,成為希望的朝圣者。」
生命的庆节
「復活節是生命的庆节!」教宗如此強調,並重申在天主眼中「每個生命都是寶貴的」。教宗由此念及母胎中的胎兒、老人、病患的生命,「他們在越來越多國家被視為要被丟棄的人」。同時,教宗也關心那些遭受家庭暴力的婦女和兒童,以及受到輕視的最弱小者、邊緣人士和移民。
在这日子,教宗期盼大家恢復希望,并且对他人有信心,包括疏远的人、从远方来的人、习俗和见解与我们大不相同的人,「因為我们都是天主的儿女」。
教宗说:「我渴望我们大家能再次期待,和平是可能实现的!」
心繫耶穌復活之地
放眼世界,教宗的目光首先落在圣地的圣墓。他写道:「今年天主教徒和东正教徒在同一天庆祝復活节,但愿和平之光照耀在整个圣地和全世界。」
「我关心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基督徒的苦难,以及全体以色列人民和全体巴勒斯坦人民。蔓延在世界各地的反犹太主义气氛日渐高涨,令人担忧。与此同时,我的思绪转向加沙地带的民眾,尤其是基督徒团体,那裡的恐怖衝突不断製造死亡和毁灭,造成悲惨且恶劣的人道主义处境。」
為此,教宗呼吁交战方停火、释放人质、援助百姓。人们「忍飢瘦饿,渴望有个和平的未来」。
惦记其它地方的受苦者
接着,教宗吁请眾人為黎巴嫩和叙利亚的基督徒团体祈祷,后者正在经歷「微妙的过渡期」。教宗敦促「整个教会以关怀和祈祷陪伴亲爱的中东的基督徒」。
教宗也特别提及也门人民,他们的人道主义危机每况愈下。「我邀请所有的人通过有建设性的对话找出解决之道。」谈到「饱受磨难的乌克兰」,教宗祈求復活主基督為该国沛降「逾越奥跡的和平之恩」,并鼓励有关各方继续努力「达致公正且持久的和平」。
「在这喜庆的日子,让我们也念及南高加索地区,并祈愿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之间儘快签署并落实最终的和平协议」,以达成该区域热切盼望的修和。「愿復活之光啟发西巴尔干地区和谐共处的意愿,并支持从政人士採取行动,以免加剧张力和危机」。
此外,教宗也為非洲人民恳求「復活主基督、我们的希望赐予和平与安慰」。他们深受暴力和衝突所害,尤其是在刚果民主共和国、苏丹和南苏丹,以及萨赫勒地区、非洲之角和非洲大湖地区。
没有宗教自由就没有和平
教宗掛念「在很多地方无法自由宣认信仰的基督徒」。他强调,「在没有宗教自由的地方,或者在没有思想和言论自由,不尊重他人意见的地方,就不可能实现和平。」
在这时期,教宗邀请眾人「不忘援助缅甸百姓」。他们「早已经受多年武装衝突的折磨,现在秉持勇气和耐心应对毁灭性地震的后果」。「让我们為罹难者和他们的挚爱祈祷,由衷感谢所有慷慨投入救援工作的志愿者。该国多方宣布停火的消息,為全缅甸来说是个希望的记号。」
「我呼吁世界上所有负有政治责任的人,不可屈服於那令人封闭的恐惧逻辑,却要运用手边的资源来帮助有需要的人,根除飢饿,推广那些促进发展的活动。这些是和平的利器,建设未来,而不撒播死亡的种子!」
教宗最后期许道:「在这禧年,愿復活节也是个释放战俘和政治犯的大好时机!」「祝大家復活节快乐!」
链接网址:&苍产蝉辫;
订阅电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