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MAP导航

教宗主显节叁鐘经:耶穌临在弱小身上,為他们付出才有意义

教宗方济各於主显节在叁鐘经祈祷活动中邀请眾人反省我们如何接纳耶穌。「当我们效法牧人和贤士时,我们才懂得在穷人身上、在圣体圣事中、在被遗弃者、弟兄和姐妹身上认出近在咫尺的耶穌」。

(梵蒂冈新闻网)远和近:教宗方济各元月6日主显节用这两个相反的词来贯穿他在诵念《叁鐘经》前的省思。他指出,有人跟牧人一样急忙去迎接耶穌的诞生,也有人像东方贤士那样从远方赶来,但也有人即使就在附近却很疏远。

效法那些不冷眼旁观的人

教宗提到,传说中有第四位贤士迟到了,在耶穌受难时才抵达耶路撒冷。教宗指出,这虽然不是真实的故事,却很美,因為相传这第四位贤士「在路上耽搁,帮助一切有需要的人,分送那些他原本要献给耶穌的珍贵礼物」。他最终抵达时垂垂老矣,耶穌从十字架上对他说:「我实在告诉你,凡你对我这些最小的弟兄中的一个所做的,就是对我做的。」(参阅:玛廿五40)

教宗说:「我们要祈求童贞圣母玛利亚帮助我们,让我们效法牧人和贤士,从而在穷人身上、在圣体圣事中、在被遗弃者和弟兄姐妹身上认出近在咫尺的耶穌。」

贤士和他们遇到的危险

教宗指出,「那些贤士从远方来找耶穌,而就在附近的人却一步也不动,不往白冷岩洞去」。「贤士们花了大笔钱财,付出他们的时间,接受他们那个时代从不会少的很多事、很多危险和不确定性。」

「他们克服万难,只為前来拜见那為王的默西亚,因為他们知道人类歷史上某件独一无二的事正在发生,他们不愿意缺席。他们内心得到啟发,并且予以跟随。」

不动如山的人

相反地,那些就在默西亚附近的人「本来应该是最高兴的」,但他们「裹足不前,不离开他们的座位」。「他们满足於现有的一切,不走出去寻找,他们没想过离开耶路撒冷是值得一做的事。」

走向耶穌?

教宗由此邀请我们所有人反省:今天,我们属於哪个类型?我们更相似於牧人和贤士,或者我们对耶穌的临在关上心门、无动於衷?

链接网址:&苍产蝉辫;

订阅电邮新闻:

2025 Jan 07, 11:41

《叁鐘经》是紀念天主降生成人無限奧跡的經文,每日誦念三遍,即清晨六點,中午十二點和晚上六點聖堂敲響鐘聲的時刻,因此在中文語境中被稱為叁鐘经。而叁鐘经的拉丁文名為Angelus,取自第一句“上主的天使向瑪利亞報喜”(Angelus Domini nuntiavit Mariae)的第一個單詞。《叁鐘经》由三條論及耶穌基督降生成人奧跡的短句和三遍《聖母經》組成。在每個主日和重大瞻禮,教宗都會從梵蒂岡宗座大樓書房窗口帶領聖伯多祿廣場上的信眾一同誦念此經文。念經前,教宗會發表簡短的講話,講解當天的讀經;之後,教宗會問候廣場上的朝聖者。從復活節到聖神降臨節,《叁鐘经》由《天皇后喜樂經》代替。後者是一篇紀念耶穌基督復活的經文,以三遍《光榮頌》為結尾。

最新的叁鐘经/天皇后喜乐经

閱讀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