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MAP导航

教宗公开接见:玛利亚和四位女性使基督的使命扩展至天下

教宗方济各在公开接见的要理讲授中,开始禧年的新系列“耶穌基督,我们的希望”。教宗在当天省思了玛竇福音中的族谱,指出其中几位“外族”女性在救恩歷史上的重要性。

(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12月18日在保禄六世大厅主持週叁公开接见活动,开啟新一轮的要理讲授。这个以“耶穌基督,我们的希望”為主题的新系列将陪伴禧年的整个行程,首先从“耶穌童年史”开始。教宗表明,在玛竇和路加两位圣史的族谱中,不乏“问题人物的名字”,而且与《旧约》不同的是,其中还有5位女性。

此外,在玛竇和路加关於耶穌童年的福音叙述中,从“耶穌在童贞女的胎中受孕”到祂“由玛利亚所生”,都表明在耶穌身上完成了先知们的预言,以及若瑟的“法定父亲身份”,将天主圣子放在达味王朝的“树干”上。(见玛一;路一)

开啟耶穌使命的四个女人

教宗提到,在玛竇列出的族谱中前4个女人分别是:犹大的儿媳塔玛尔,“成了寡妇,為了确保自己的丈夫有后代,就佯装妓女”(见创叁八);耶里哥的妓女辣哈布,她帮助希伯来人侦探进入预许的土地并将之夺下(见苏二);追随婆母的卢德,“照顾婆母并成了达味王的祖先”(见《卢德传》);与达味通姦的巴特舍巴,“在害死了丈夫后,她生下撒罗满”(见撒下十一)。

教宗指出,对以色列子民来说,这4个女性都是“外族人”,但正是透过她们,耶穌的使命扩展到各民族。在玛竇列出的族谱中,最后一位女性是纳匝肋的玛利亚,出自达味家族的若瑟的净配,默西亚耶穌由她所生。

在玛利亚和耶穌身上一切都圆满

耶穌在“婴孩、儿童和少年”时期的歷史告诉我们,祂“听从自己的父母”,同时也“有意识地全心奉献於天父和祂的国度”。两位福音的作者以不同的视角记述这段时期的事蹟,路加“以玛利亚的目光”,玛竇却“以若瑟的目光”,强调一种未曾有过的父亲身份。

名字、归属及信仰

教宗表示,在玛竇列出的族谱中,所提到的每个名字都代表从一代到下一代的传承,包含了叁个基本要素:名字,“含有一个身份和一份独特的使命”;归属,“属於一个家庭和一个民族”;“信奉以色列的天主”。

没有人能给予自己生命

教宗稱族譜具有一種文學體裁的價值,能傳遞訊息,即“没有人能给予自己生命,而是從他人獲得生命的恩典”。在這種情況中,所論的是被選的子民和“繼承這份遺產的人”。

使人类代代相传的不是受造物,而是“天主自己”

在玛竇写的族谱中,第五位女性是玛利亚,对她的描写别具一格。而且,受造物也不是“人类代代相传的主角”,这裡所强调的主角是“天主自己”。从族谱中看到,耶穌是“达味之子,由若瑟放入这个王朝,日后必成為以色列的默西亚”,但同时祂也是“亚巴郎及外邦女子的后裔,因此也必定是‘外邦人的光’”。

耶穌奉献於天父,也是木匠的儿子

耶穌进入世界的情境和“所有人的儿子”都一样。祂是“天主子,奉献於天父,负有啟示祂的面容的使命”。耶穌在纳匝肋也被称為“若瑟的儿子”或“木匠的儿子”。这些称呼在强调祂的双重性质:“真天主和真人”。

链接网址:

订阅电邮新闻:丑迟迟辫://飞飞飞.惫补迟颈肠补苍苍别飞蝉.肠苍/锄丑/苍别飞蝉濒别迟迟别谤-谤别驳颈蝉迟谤补迟颈辞苍.丑迟尘濒

2024 Dec 18, 14:29

最新的接见活动

閱讀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