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信仰不是人民的鸦片,而是相遇和服务
(梵蒂冈新闻网)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贫民窟中生活的经歷,和2021年牧灵访问伊拉克,是教宗方济各的自传《希望》(Spera)中的兩個片段。教宗的這部自傳由卡洛·穆索(Carlo Musso)執筆,該將於2025年1月14日在全球一百多個國家發行。在12月17日、教宗88歲生日之際,意大利《共和國報》和《晚郵報》發表了教宗自傳中的兩個片段。
弗洛里斯街区的童年
教宗说:“当有人和我说,我是贫民窟的教宗时,我就祈祷,但愿我配得上。”在书中,教宗回忆了他童年时生活过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弗洛里斯贫民区,这个贫民区是“复杂、多种族、多宗教和多元文化的缩影”。书中写道,在这裡“差异是家常便饭,但我们互相尊重”,在天主教、犹太教和穆斯林朋友的群体中,大家不分彼此。
与若瑟神父的友谊
教宗也回憶了在監獄裡生產刷子的服刑人,以及與若瑟·保拉(José de Paola)司鐸建立友誼的故事,保拉是一位本堂神父。回憶錄寫道,那些城市郊區處於“四十年的無政府主義狀態”,毒品成癮是人們“絕望倍增的禍害”。“對教會來說,那些郊區應該越來越成為新的中心,一群像若瑟神父一樣的平信徒和司鐸日日生活在此,為福音做見證。”
宗教不是人民的鸦片
教宗写道,这个艰难的现实清楚地表明,宗教根本不是一些人所说的“是人们的鸦片”。事实上,正是“有赖於信仰、牧灵工作与公民努力”,那些贫民区“儘管面临巨大的困难,但仍以难以想像的方式取得了进展”。“就如信仰一样,每一次服务都是一次相遇,主要是我们从穷人身上能学到很多东西。”
伊拉克之行与战争的毒果
教宗在书中也谈到了在伊拉克的牧灵之旅。他回忆道,由於新冠疫情大流行的持续存在和安全问题而造成的困难情形,“几乎所有人都劝阻我……但是,我觉得我应该”去亚巴郎的土地,因為他是“犹太人、基督徒和穆斯林的共同祖先”。
关於伊拉克牧灵之旅,贝尔格里奥教宗记述了一个鲜為人知的故事。那时,英国特工处收到了在他访问摩苏尔期间準备发动两次袭击的讯息。其中一名袭击者是一名携带炸药的妇女,另一名袭击者则在一辆货车内。两人在实施袭击前就被伊拉克警方拦截并击毙了。教宗写道:“这让我感触很深,这也是战争的毒果。”
除了即將出版的《希望》一書外,根據《生平:我在歷史中的經歷》一書改編的電影也將講述教宗方濟各的生平。《生平:我在歷史中的經歷》一書由拉戈納(Fabio Marchese Ragona)執筆,已於2024年3月由哈潑柯林斯出版集團(HarperCollins)發行。
链接网址:
订阅电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