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MAP导航

教宗公开接见:福音是“喜讯”,宣讲时不可愁眉苦脸

教宗方济各在要理讲授中,省思了圣神的效果并谈到喜悦地活出信仰的重要性。他以圣斐理伯内利為例,指出应喜乐地传福音并对宽恕持开放态度。

(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11月27日上午在圣伯多禄广场主持週叁公开接见活动,在要理讲授中省思了圣神的效果,也就是圣保禄宗徒所称的“仁爱、喜乐、平安、忍耐、良善、温和、忠信、柔和、节制”(迦五22)。

这一天,阳光灿烂,一万多名信友聚集在广场上,教宗和几名儿童乘坐白色吉普车来到大殿前的石阶上,后面尾随着许多来自巴黎的少年,他们正在為领受坚振圣事做準备,大约上百名,年龄都在12岁上下。教宗坐下后,这些少年也坐在讲台前,给接见活动增添了特别的色彩。

恩宠与自由

教宗在要理講授中首先表明,當我們談聖神的效果時,也需考慮到在天主的恩寵與人的自由之間常有一種合作。聖神的效果與神恩不同,“神恩是聖神為了教會的益處隨其心願賜予所要賜予的人,聖神的效果則是恩宠与自由合作的結果”。

“这些效果常表达人的创造力,在人身上‘信德凭着爱德行事’(迦五6),有时是以令人惊嘆和喜悦的方式进行。在教会内不是人人都能做使徒、先知、福传者;但每个人都能且必须无区别地成為仁慈、忍耐、谦卑的人,以及和平的缔造者而非战争的製造者。”

福音的喜乐有感染力

教宗援引《福音的喜乐》劝諭,提到喜乐。喜乐是教宗在要理讲授中予以深化,也是他极為重视的一个课题。教宗说,喜乐是一种满足感,与曇花一现的满足感不可同日而语,后者转眼即逝,或者一时过后不能再令人满足,甚至令人厌恶。福音的喜乐不仅不受时间不可避免的损耗,反而会因与他人的分享而倍增。

“有时会有悲伤的时刻,但与耶穌在一起,就有喜乐和平安。(......)青春、健康、气力、幸福、友谊、爱......可能持续一百年,但不会再多了,很快就会过去。”

传福音不可愁眉苦脸

教宗强调,是“心中的急切”催促我们去寻求和平、爱和喜乐。他以圣斐理伯内利為例,歷史上称这位圣人為“喜乐的圣人”。教宗说,“他对天主的爱,有时似乎会让他的心爆裂开来。在更圆满的意义上,他的喜乐是圣神的效果”。他吩咐青年人不要有顾虑或忧鬱。

教宗又补充了这位圣人完全效法耶穌的一个独特特徵,那就是他宽恕一切。教宗藉此再次提醒眾人,尤其是听告解的人:天主宽恕一切,祂总是宽恕,这就是喜乐!

“这位圣人参与了1575年的禧年,他以实际行动丰富了禧年的庆典,去七圣堂朝圣,并在随后保持了这个习惯。在他那个时代,他凭着喜乐成了一名真正的福传者。‘福音’一词意即喜讯。因此,传福音时不可板起面孔和哭丧着脸,而要带着那发现宝藏和珍珠的人的喜乐。”

链接网址:

订阅电邮新闻:丑迟迟辫://飞飞飞.惫补迟颈肠补苍苍别飞蝉.肠苍/锄丑/苍别飞蝉濒别迟迟别谤-谤别驳颈蝉迟谤补迟颈辞苍.丑迟尘濒

2024 Nov 27, 13:07

最新的接见活动

閱讀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