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济各重组罗马教区,将郊区和市中心整合起来
(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藉着10月1日签署的一道手諭,重新划定了罗马教区内的辖区界线,将目前位於市中心辖区内的五个总鐸区纳入其它辖区,把辖区的数量从五个减成四个。
促进教会共融
教宗在這道名為《真正美好》(La vera bellezza)的手諭裡解釋道,禧年臨近,由於我們正在經歷的時代變化,以及需要促進市中心与郊区互動的願景等一系列的原因,羅馬教區「有必要且不拖延地」重新審視在其管轄範圍內牧靈工作的意義。教宗闡明,這項調整會需要幾個月的工作時間,其精神仍是更加促進「教會的共融」。
市中心与郊区
都市的擴張使市中心与郊区之間的距離逐漸加大,羅馬市中心古城區坐擁多個重要朝聖地,但是那裡的人員流動性增加,市中心可能會變成只是個露天博物館,而不能「彰顯並傳揚羅馬全然的聖善」。相反地,郊區很少得到市政府的關注和照顧,往往難以提供足夠的服務。
因此,一方面来说,市中心的居民流失,在那裡活动的主要是通勤族、游客和商人,随之而来的是愈加缩减的牧灵工作,儘管有些牧灵工作「美好且积极」。另一方面,郊区以堂区作為重要且实际的依靠,堂区生活根基扎实。教宗写道,「一个长期存而不用的高潜力资产,需要加以重新思索,并用於服务天主子民」。
牧民工作重新调整步调
教宗方济各在教会社会训导四项原则的啟发下撰写了这道手諭。他也在日前於卢森堡和比利时的牧灵访问中多次提到这些原则。「假如牧者没有意识到时代的改变也需要重新调整圣事和牧灵的步调,很可能会白费功夫」。為此,教宗强调,「需要考虑到住在某个堂区范围内的天主子民的步调,以及最适合家庭的服务时间」。
此外,将罗马教区的市中心辖区与其它辖区整合起来,也意味着其它辖区参与了在罗马的整个基督信仰歷史。
灵性经验的深度超越数字
因此,如同伯多禄继承人所重申的,时间重於空间。对罗马的堂区来说,禧年的準备工作不该仅限於评估与现场朝圣者有关的数据:需要做好準备去感受自己属於一段充满光明且美好的歷史,在更深一层的意义上随时接纳并分享这一美好。秉持这个视野,「禧年的门首先必须是罗马人民自己朝圣的目的地,其次才是与世界各地朝圣者相遇的机会」。
我们越是照顾脆弱就越是美好
接着,教宗谈论了信仰之美的意义。「唯有在教会能够拯救美的情况下,美才有办法拯救世界」。回到母亲的图像,教宗指出,整座城市,不光是市中心的古城区,都是教会具体母爱的表现。「脆弱是美的另一种表达,使我们投以关注。我们越是照顾脆弱就越美好。」
教宗藉此机会向眾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表达感谢,他们怀着真正的福音精神使罗马这座城市得以敏锐察觉到有需要者的需求,尤其是在市中心古城区。他称讚许多善会团体照顾最弱小者。这些机构应当「得到整个教区的认识、推动和支持」,為此专门任命一位主教代表的程序已经在进行中。
在教会内「封地」是伤害共融的罪
教宗指出,「次文化非但无法加强教区共融,反而往往会助长衝突。从教会的角度来看,各占一方的封地情况不可存在」。换句话说,「使堂区自成一个小宇宙,这是伤害教区合一与共融的罪;把团体变成独树一格的次文化,这是违背教会共融的罪。这适用於所有教会实体或运动」。「罗马是唯一的大家庭,无论是不是罗马人民,我们所有人都必须感受到家的温馨,像个朝圣者那样被接纳」。
罗马主教最后敦促眾人要「跟随教会同道偕行的律动」,超越「菁英主义和自私自利的需求」。「我们教区的回应是搭建桥樑」,促进教会的共融,使我们每一个人和所有人只属於復活主基督和祂的教会。
链接网址:&苍产蝉辫;
订阅电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