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MAP导航

教宗在新加坡主持弥撒:接纳眾人,没有偏爱和区别

教宗方济各在东南亚城邦国的国家体育场主持感恩祭,5万信友参加。教宗邀请信眾在人手创建的雄伟工程面前,也要承认“没有爱,我们什麼都不是”,并接纳在人生旅途中所遇到的弟兄姐妹。

(梵蒂冈新闻网)“如果这个世界上有一些美好事物且存留下来,那只是因為在许多和不同的环境中,爱胜过了仇恨,关怀胜过了冷漠,慷慨胜过了自私”。这是教宗方济各9月12日下午在新加坡国家体育场主持弥撒时,表达的思想。

5万人参加了教宗主持的弥撒,就连足球场也坐满了人。教宗抵达这偌大的体育场后,乘坐高尔夫球车在田径跑道上长长地转了一圈,问候在场的信友们,也向走近他的儿童和许多坐轮椅的病患打招呼;他在一对已婚夫妇的宗座降福书上签名,与年幼的孩子拍了许多自拍照,并赠送《玫瑰经》念珠给所遇到的人。

爱才能建设

教宗在彌撒講道中,感謝新加坡教會“有豐富的恩典、朝氣蓬勃、不斷成長,並與其他教會團體及宗教保持建設性的對話”。教宗也對“令人驚嘆的國家體育場建築群”表示欣賞,強調如同世界上留下“積極標記”的任何一座建築物那樣,“讓這些壯觀建築物能夠建起的”,不是金錢、不是技術,也不是工程,儘管它 “是非常有用的途徑”,而是愛。

教宗引用彌撒中誦讀的聖保祿致哥林多信徒書信中的話,強調“爱才能建设”。教宗說:“事實上,任何一個善行的背後可能沒有傑出、強壯、富有、有創造力的人,但仍有如同我們一樣的脆弱男女,為他們而言,沒有愛,就沒有生命、沒有動力、沒有行動的理由,以及沒有力量去建設。”

没有爱则一事无成

如此一来,这个拥有数千座摩天大楼和“大胆建筑”的大都会便成了“一个标记”:在每件作品的背后,都能发现“许多爱的故事”,它们来自“在团体中彼此团结的男人和女人”、“為国家奉献的公民”、“关心家庭的父母”、“专业人士和工人”。教宗继续解释说,这些故事“都写在我们房屋的门面和街道的小路上”,这些故事的记忆必须传承下去,“以提醒我们,没有爱,持久的事物就无法诞生和成长”。

“有时宏伟壮观的计划能让我们得意忘形,幻想能依靠自己,成為自己、自己的财富、自己的享受、自己的幸福的主人,但最终生活将我们带回到唯一的现实:没有爱,我们什麼都不是。”

尊重所有人

教宗强调,“信德”能证实这一点,它“告诉我们,我们能够爱与被爱的根源乃是天主本身”,天主无偿地赐予我们生命,将我们从罪与死亡中释放出来。

這樣,“我們就能看到天主之愛的反映”。教宗引用聖若望保祿二世在 1986 年訪問新加坡時說過的話,進一步表示,這愛的特點是“極尊重所有人,不論他們的種族、信仰或任何使他們與我們不同的事物”。

接纳所有人

只有一种惊奇,它“比我们在人手工程面前所感到的惊奇还要更大”,那就是“以更大的欣赏和尊重来接纳”。换句话说,接纳我们每天在人生旅途中遇到的“弟兄姊妹”,“没有偏爱,也没有区别”,正如新加坡社会和教会作出的美好见证,她的“种族如此多样化”,同时又“如此团结一致”。

“在天主眼中,最美丽的建筑、最珍贵的宝藏、最有收益的投资就是我们,是我们这些蒙受同一个天父所爱的子女,而我们则蒙召去传扬爱。”

回应天主无限的爱

教宗接着提到一些去实际践行天主之爱的男女的典范:首先是圣母玛利亚,当天教会礼仪刚好纪念圣母玛利亚圣名。教宗说,在她身上,“我们看到天父的爱以最完美、最全面的方式彰显出来:那就是一个母亲的温柔”,她“理解并宽恕一切,从不遗弃我们”。

另一位是方濟各·沙勿略,他是“這片土地所敬愛的”聖人,在1544年寫給依納爵·羅耀拉及最初同伴的信中,表達了願意前往當時所有的大學,“像瘋子那樣到處呼喊,撼動那些知識多於愛德的人”,使他們受到推動“為愛兄弟姊妹而成為傳教士 ”,從內心深處說:“上主,我在這裡;你願意我做什麼?”

說到這裡,教宗建議“將這句話變成我們自己的話:‘上主,我在這裡;你願意我做什麼?’” 讓這句話“不僅在這幾天”陪伴我們,而且也作為“恆久的承諾”,隨時準備回應愛和正義的邀請,今天這仍然是來自天主“無限大愛”的邀請。

见证的火焰

弥撒结束时,新加坡总主教吴成才枢机感谢教宗的临在,继38年前圣若望保禄二世来访后,伯多禄的继承人再次踏上新加坡的土地。枢机表示,如果说这次访问“点燃了我们信德的火焰,这是让它在我们心中燃烧得更旺”。枢机的愿望是,加固合一的联繫,走在同道偕行和对话的道路上,保持“共融”、推进使命。唯有如此,教会才能為人类带来希望,成為“基督的灯塔,爱与慈悲、怜悯、正义与包容的灯塔”。

链接网址:

订阅电邮新闻:丑迟迟辫://飞飞飞.惫补迟颈肠补苍苍别飞蝉.肠苍/锄丑/苍别飞蝉濒别迟迟别谤-谤别驳颈蝉迟谤补迟颈辞苍.丑迟尘濒

2024 Sep 12, 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