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济各:将希望的信息传给中国人民,他们是希望的大师
(梵蒂冈新闻网)“希望的信息”和对全体中国人民的祝福,这是教宗方济各5月24日在宗座大楼的图书馆接受耶穌会中华省通传中心主任谢神父专访的中心思想,这一天刚好是进教之佑、佘山圣母瞻礼。如同在访谈中所说的,佘山圣母朝圣地正是教宗渴望前往的地方。这篇访谈在社交媒体的相关频道上发表,具有强烈的灵修特质,并穿插了教宗的个人回忆和他对教会未来的省思。
将这遗产传承下去
教宗表示,在这个亚洲国家,他希望与主教们和“忠诚的天主子民”会面。“他们是那麼忠诚的子民??。他们经歷了许多事,却依然保持忠诚”。谈到中国天主教徒,尤其是天主教青年,教宗重申“希望”的思想:即使“我觉得,将希望的信息发送给一个在耐心和等待方面是大师的民族,似乎是多餘的”。
教宗強調,中華民族擁有“希望”的感染力,“這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這個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因此“不要糟蹋這份遺產,應耐心地将这遗产传承下去”。
批评和阻力
在访谈中,教宗也讲述了他的教宗牧职,解释这是凭着合作、聆听,以及諮询各部会的部长及眾人所履行的职务。他说,“批评总能带来帮助,纵使它们不见得有建设性”,因為批评“总是有所帮助,让人反思自己的行為”。“在阻力的背后,也可能有良好的批评”。另外,有时也需要“痛苦地忍耐”,如同现今所发生的,一些小团体给教会製造阻力。儘管如此,教宗重申,“在艰难或神枯的时刻,总是藉着上主的神慰得到解决”。
战争及其它的挑战
談到伯多祿牧職到目前為止經歷的許多“挑戰”,教宗特別提到“新冠疫情大流行”嚴峻的挑戰,還有戰爭的“當前挑戰”,尤其在烏克蘭、緬甸及中東的戰爭。教宗解釋,聖多默·摩爾(St. Thomas More)的祈禱文對他幫助很大,“我嘗試透過對話來化解它們,當行不通時,就耐心等待,也以幽默感面對”。
经歷过的个人危机
至於个人方面,教宗谈了作為耶穌会士在修道生活中经歷的一些“危机”。他解释说,这很正常,“否则我就不是人了!”但危机能以两种方式来克服:要往上走,“就像走迷宫那样”,从“上”走出来;其次,“永远不要独自一个人走出来,却要在别人的帮助或陪伴之下走出来,因為“接受别人的帮助是非常重要的”。教宗继续表示,他向上主“祈求被宽恕的恩宠”。“愿主对我有耐心”。
神操、穷人、青年、共同家园
教宗也讲述了於2019年為耶穌会今后10年指明的四项普世性使徒优先的使命,即推动神操及分辨、与穷人和被排斥者同行、陪同青年创建充满希望的未来,以及照料共同家园。教宗表示,这是“互相整合”的四项原则,“彼此不能分离”。教宗也着重指出,陪伴、分辨,以及传教精神是耶穌会的基点。
教权主义和世俗化,教会的两大祸患
著眼於教會的未來,教宗提到,有人認為教會將變得“更小型”。“我認為,教會必須警惕,不要掉入教權主義及靈性世俗化的禍患裡”。教宗引用呂巴克(Henri de Lubac)樞機的話,說靈性世俗化是“教會可能遭遇到的最嚴重的惡習,比起教宗有情婦的時期還要惡劣”。最後,關於他的伯多祿牧職的繼任人,教宗方濟各提醒祈禱的重要性,因為“上主在祈禱中會說話”。
链接网址:
订阅电邮新闻:丑迟迟辫://飞飞飞.惫补迟颈肠补苍苍别飞蝉.肠苍/锄丑/苍别飞蝉濒别迟迟别谤-谤别驳颈蝉迟谤补迟颈辞苍.丑迟尘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