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MAP导航

圣言会在罗马举行学术研讨会,纪念创会150周年

3月27日至3月29日,纪念圣言会创会150周年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罗马举行,与会者就“治癒创伤”、“后现代主义的挑战”、“从文化中学习”、“从非基督信仰宗教中受到啟发”四个方面展开讨论,深入探讨“天主在当今世界的作為”。

(梵蒂冈新闻网)神學家、傳教士、社會活動家和學者近日齊聚羅馬,參加紀念聖言會創會150周年的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於3月27日至3月29日在羅馬宗座額我略大學舉行,主題聚焦於“天主在當今世界的作為”(Missio Dei)。

1875年,德國的神父楊生(Arnold Jansen)創立了聖言會,如今該修會擁有近6千名會士,他们活躍在79個不同的國家。

当今世界的天主的使命

來自美國的圣言会会士、神学家贝文斯(Stephen Bevans)神父在會上做了主題演講,他解釋道,此次會議的目標是“理解當今時代的使命,以及我們如何向前邁進”。

為此,會議特別研討了“天主的作為”的四個方面:“治癒創傷”、“後現代主義的挑戰”、“從文化中學習”、“從非基督信仰宗教中受到啟發”。在談到最後一個方面時,貝文斯神父強調“天主的工作總是不斷超越教会的範圍”,祂在所有人中間工作。

贝文斯说,虽然天主以一个特有的方式临在於基督信仰传统中,但“其他的宗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信仰,在同他们的对话中,我们能够对基督信仰获得更深刻的认识”。

治癒受伤的世界

除了聖言會士和天主教神學家之外,會議上發言者還有來自政界和社會活動領域的人士,其中包括菲律賓前參議員德利馬 (Leila de Lima)和來自加納的方濟各會會士、社區組織者布萊 (Joseph Kwame Blay)。

“作為聖言會士,我們活躍在社會的許多不同領域”,聖言會大眾傳播總協調人內馬(Kasmir Nema)神父向本新聞網講述道,“我們希望本次會議能夠體現這一點”。他繼續談到,聖言會的各種使徒服務工作之所以能夠緊密相連,是在於“我們與邊緣人群、處境困難的人一起工作”。

内马神父说:“在这些背景下,我们应成為治癒者。因為耶穌是一个伟大的治癒者,而我们作為天主圣言的追随者,我们希望继续履行治癒的使命”。

国际性传教团体圣言会

聖言會是個國際性的傳教修會,其宗旨在於服务教会。儘管其活動和工作方式有所不同,但其終極目標都是在襄助教会完成福傳使命。會祖聖楊生神父還創立了兩個女修會團體,一是聖神婢女傳教会,另外是度默觀生活的聖神婢女永禱會。

圣言会士在中国

聖楊生神父於1879年向中國派遣首批傳教士:安治泰(Johann Baptist von Anzer)神父和聖福若瑟(Josef Freinademetz)神父。1886年,良十三世教宗任命安治泰神父為山東南境代牧教區主教,使其成為山東兗州教區的首任主教。

圣福若瑟神父與安治泰神父於1879年抵達香港,並開始學習語言,在西貢鹽田仔服務,與米蘭外方傳教会的神父們一起從事福傳工作。1880年,安治泰神父率先前往山東;1881年,圣福若瑟神父抵達山東南部陽穀縣的坡里莊,隨即在魯南地區展開福傳工作。他在魯南地區傳教27年,直到去世升天。福若瑟神父來到山東後,不辭辛苦,克盡職守,穿中式的長袍馬褂,留著辮子,食用中國鄉村的簡單食物,全靠雙腿步行,在27年內,走遍了面積7萬多平方公里、人口接近一千萬的魯南地區,他熱切地宣講福音、探訪群众、施行聖事,最終使魯南地區天主教團體的人數從陽穀縣坡里莊仅有的158人扩展至20萬人,因而被誉為“魯南地區傳教之父”。

福神父說:“愛是唯一人人能懂得的語言”。他在家信中寫道:“我願在天堂仍是中國人,我願為中國人死一千次,我沒有其它的心願,只希望我的屍骨埋在中國同胞中間。”福若瑟的同會弟兄、兗州教區的第二任主教韓寧鎬(Augustin Henninghaus)主教說:“愛是福神父成功的秘訣,愛產生愛。”1908年1月28日,56歲的福若瑟神父因服侍傷寒病者受到感染,在濟寧城北的戴家莊聖言會會院蒙主恩召,回歸天鄉。2003年10月5日,福若瑟神父同會祖楊生神父被若望保祿二世教宗冊封為聖人。

庇护十二世教宗擢升远东第一位枢机

1946年2月18日,庇护十二世教宗擢升山东青岛教区主教圣言会会士田耕莘為枢机,并任命其為北京总主教区总主教,使其成為中国的首位枢机,也是远东国家的第一位枢机。

時隔近八十年之後,教宗方濟各於2024年12月8日擢升兩位聖言會會士為樞機,他們分別是:天主教國際明愛會主席、日本東京總教區菊地功(Tarcisio Isao Kikuchi)總主教;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斯梅代雷沃總教區涅梅特(Ladislav Niemet)總主教。

链接网址:

订阅电邮新闻:

2025 Mar 29, 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