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信友与教宗在体育场的相遇进入倒计时阶段
距离9月12日教宗弥撒仅剩两天,志工们在今明两天进行密集彩排,国家体育场一片热闹。教宗弥撒的大理石祭台、特為教宗方济各準备的专属座椅,以及天主教灵修中心所属的大型十字架和圣母态像等,都陆续运到体育场。
当庞大沉重的十字架被多位工作人员升起,并将耶穌苦像高掛上去时,许多人心中无限感动。十字架矗立在教宗此行座右铭的标誌前面,提醒眾人要在基督内合一并充满希望。
教宗弥撒筹委会主席严全明蒙席和天主教总教区礼仪委员会主席杨庆瑞神父到场為出席彩排的志工们祝福祈祷,同时挥洒圣水降福举行弥撒的大舞台、祭台、合唱团的座位区域和负责视听器材组员等等。
楊神父也是教宗彌撒禮儀總負責人,他將這次的重大活動比喻為 “國慶遊行”,他指出這項任務需要來自不同行業,甚至不同信仰的許多人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他說,禮儀用品中,主要的是根據梵蒂岡發佈的規格所製作的祭台和教宗座椅。教宗新加坡牧靈之旅的主題為“合一、希望”,其標誌是一個造型獨特的十字架,靈感來自聖體、引導三位賢士的異星,以及新加坡國旗上的五顆星。這個標誌也雕刻在教宗座椅的頂板上,並縫製在教宗的祭披和主教禮帽上。他補充說,1986 年為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彌撒所製作的祭台,因木材受潮變質而今以大理石為替代材料。
10日和11日連續兩天,籌委會屬下不同崗位的志工們為迎接教会首牧的到訪進行最後階段的彩排,大家都嚴正以待,順從負責人的指示,認真投入工作。
進行彩排和試音的,包括將在彌撒前後負責贊美歌曲的青年音樂團隊,及帶領會眾齊唱教宗新加坡牧靈之旅主題曲:“One Church, One People” 的方濟會士葉國祥神父等人。
弥撒中300名送圣体员之一的林建源兄弟(耶穌君王堂)告诉《海星报》,他很高兴能够再次在教宗弥撒中服务。1986年当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到访新加坡时,他在合唱团献唱。他说,体育场的场地很大,梯级多且高,因此申请成為送圣体员的首要条件是身体健康,步伐稳健。堂区的送圣体员多数是年长者,较难执行任务,因此这次他选择了这项服务。“弥撒当天,我们每个送圣体员会分配到大约150个圣体,在安排好的区块分送给教友,时限不超过15分鐘。”
考虑到教宗年事已高,不宜在弥撒中久坐等待,除了送圣体的时限,委员会也贴心安排在11日举行一台弥撒,祝圣圣体,以免在12日弥撒当天需费时将圣体交到圣体员手中。
链接网址:&苍产蝉辫;
订阅电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