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座代表在联合国强调:健康与教育以人為本,而非意识形态
(梵蒂冈新聞網)實現全民健康與福祉、推動性別平等與婦女賦權,是《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兩項核心目標。聖座指出,達成這些目標需採取以人為本、以關係為中心的策略,而非單純依賴意識形態的議程。聖座常駐聯合國紐約總部觀察員卡恰(Gabriele Caccia)總主教於7月14日和15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的可持續發展高級別政治論壇中表達了上述觀點。
健康权
在關於“健康权”的發言中,卡恰總主教強調:“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而是一種在身體、心理、社會、靈性與情感上的整體福祉狀態。”他指出,健康是“人類全面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卡恰總主教也坦言,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第3項的進展仍不平衡:“數以百萬計的人仍無法獲得基本醫療服務”,孕產婦死亡率居高不下,許多與心理健康相關的痛苦“仍被忽視”。
面對這一挑戰,總主教呼籲實施“綜合政策”,承認健康與其他發展目標之間的相互關聯,例如消除貧困、營養、教育、潔淨水與衛生、發展資金支持等。他特別強調,健康权應優先保障“人類家庭中最脆弱的成員,如胎兒、兒童、長者、殘障者、移民,以及生活在衝突地區的人們”。
家庭是人际关係的发源地
在第二次發言中,卡恰總主教引用聖座教義部近期發表的文件《無限尊嚴》(Dignitas infinita),論及人類尊嚴的平等性和“不可剝奪性”。他指出,僅僅在形式上承認平等是不夠的,真正的性別平等需要“促進女性全面發展的條件”,包括接受優質教育、醫療保障、適宜的工作和參與公共生活。
卡恰總主教特別警惕不要以個人主義和功利主義的眼光看待女性角色:他強調“女性不應被淪為經濟或政治議程的工具。”他呼籲珍視“男女之間的互補性”,並承認“家庭是人际关係的发源地”。
因此,卡恰总主教总结道,性别政策应“支持并保护家庭、母性与夫妇的责任”,同时推进真正的平等。&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
链接网址:飞飞飞.惫补迟颈肠补苍苍别飞蝉.肠苍
订阅电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