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團體講述的希望的故事:天主的愛將惡轉化為善
(梵蒂冈新聞網)希望的聲音,見證天主愛的力量,即使在最絕望的情況下,也能將惡轉化為善,這些都是藉著教会、教会運動團體,以及天主教協會給予的支持。教会運動、協會和新興團體在聖伯多祿廣場舉行了禧年慶典,並與教宗良十四世會面。在聖神降臨節守夜祈禱開始之前,四個信仰生活見證的故事先為這個慶典作了熱身運動。
在聖伯多祿大殿前的石階上,默禱、歌曲和教宗與教会運動的相遇,从聖地到剛果和戰火中的烏克蘭,以及那些遭受暴力和克勝毒癮的經歷的視頻-紀錄片,輪流在麥克風前播放。从下午4點開始,廣場上數以萬計的信眾在兩個小時的歌唱後,聆聽了這些見證。
在场带领活动的运动团体中,有玛利亚青年会、堂区小组、圣艾智德团体、公教进行会、祈祷福传会、神恩復兴运动、新视野协会、绿新青国际乐队、新慕道团体、圣神内更新团体,以及共融与释放团体。
胡薩姆, 共融與釋放團體的醫生: 在基督內合一
胡薩姆·阿布·西尼(Hussam Abu Sini) 是一位阿拉伯人腫瘤科醫生,在納匝肋出生,目前與意大利籍的妻子加辣(Chiara)和兩個孩子住在以色列的海法,他的信德是在共融與釋放團體中增長的。胡薩姆在意大利都靈讀書,在那裡認識了這個運動,从中學到“享受生命”和度信仰生活。
在回答記者“在教会內有希望嗎?”這個問題時,他講述了自己近兩年的生活,這個經歷以 2023 年 10 月 7 日爆發的戰爭為標誌。他和家人參加了團體活動並一起度假,儘管心有憂慮和危險的存在,火箭炮墜落的地點距離那裡只有 300米,他們還是選擇與團體一起留下來祈禱。胡薩姆強調:“我們懂得,團結起來就是眾人从同一個角度看問題”,於是就有了“我們是一體“的座右銘。我們在耶穌基督內是一個,“祂愛我們,祂就是我們的希望”。
在圣地的基督徒要让人看到耶穌的临在
胡撒姆感謝教会的引領,尤其感謝皮扎巴拉(Pierbattista Pizzaballa)宗主教,他“鼓勵我們不要躲藏起來,即使在戰爭中也要見證基督的創新”。儘管局勢脆弱,他決定留在聖地,因為,“我們在這裡並非因為歷史上的權利,而是為了一項使命:讓人看到基督的臨在並能與祂相遇。但單靠我們自己是做不到的:我們需要教会、友誼和團體” 。
他继续讲述说,他在陪伴一位末期病人走向死亡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作為肿瘤科医生的工作也有一个使命。虽然这个病人很痛苦,但他在与医生的交流中找到了安慰。胡撒姆最后表示:“这个病人对我说:‘谢谢,因為我学会以另一种方式看待疾病。”
新視野協會的尼各老:从吸毒成癮到組成家庭
“基督的事件”是第二個見證,即新視野協會的尼各老·博里基(Nicola Boricchi)的見證。他在暴力、虐待和拋棄的環境中長大,今天卻成了一個“喜樂的小人物”,依照新視野運動的神恩生活。尼各老年幼被父母拋棄,他與祖母一起生活,但孤獨的生活讓他以“酒精、大麻和藥丸”來逃避現實。年僅 14 歲,他就吸食了第一口海洛因,成為街頭混混,迷失在街頭、娛樂場所和社交中心,拼命尋找愛情,對天主感到憤怒。一個偶然的機會讓他看到了希望,看到“巧遇的天主”:他與新視野團體相遇,來到蒙特瓦爾基(Montevarchi)城。
“天主的爱融化了我心中的冰寒”
尼各老受到了欢迎。他告诉我们:“我第一次体验到真正无条件的爱,这种爱不判断我,只是接纳我。”就这样,透过灵性疗法,尼各老开始了一段认识自己的行程,他“和许多其他有不同癮癖的年轻人一起,依照福音的教导,心灵得以治癒”。经过了多次的復发和康復过程,尼各老重新发现了信仰,重建了自己的身份认同,也找到了爱。他祈求天主让他能组成一个家庭,之后在他生日那天,他认识了钦齐婭(颁颈苍锄颈补),这个女孩后来成了他的妻子。如今尼各老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说,“我的生命看似再也没有希望,但天主的爱融化了我心中的冰寒。现在,我活着是為了奉献我所接受的那真实的爱”。身為公司家,尼各老现在也儘量提供工作的机会,尤其為那些找工作有困难的人提供工作,例如移民、服过刑的人和前吸毒者,就像他过去那样的人。
圣艾智德团体的阿琳:在刚果的青年与长者的联盟
剛果民主共和國飽受三十多年的衝突蹂躪,在這悲慘的情況下,一個希望的標記正是聖艾智德團體的青年作出的承諾。阿琳·米納尼(Aline Minani)用法文敘述道,他們在戈馬建立了“與長者的聯盟”。這些長者與窮人都是戰爭的首批受害者。“許多長者獨自生活,憑運氣尋找藏身之處。他們害怕外出,冒著餓死的危險。沒有人會惦念他們”。
但正是在这令人恐惧的时刻,“活出福音才能得救”。於是,圣艾智德团体的青年,“在这个人人视他人為敌的城市裡”,选择探访长者、保护最贫穷的人,以及无家可归的人和流落街头的儿童。阿琳解释说,这样可“避免我们因為恐惧而发疯,因為这能让我们摆脱对自身生存的持续焦虑”。这个联盟“重新燃起和平的希望”。
弗洛里贝尔荣列真福品,他是“眾青年希望的灯塔”
阿琳提到弗洛里貝爾(Floribert Bwana Chui) 的見證,他是聖艾智德團體的一位青年成員,2007 年以福音的名義拒絕海關的賄賂,不讓會危害民眾的劣質食品進入國門,因此被殺害。他於6月15日獲冊封為真福,他的榜樣是“剛果、非洲和全世界所有青年的希望明燈”。阿琳在結語中祈求和平的恩賜,並祈求“聖神繼續激發愛的力量,這愛比任何分裂和衝突都更強而有力”。
伯多禄和贝戈尼亚:在乌克兰的新慕道团体
最後,新慕道團的一對西班牙夫婦作了見證。他們是伯多祿·桑切斯·塞斯(Pedro Sánchez Sáez)和瑪利亞·貝戈尼亞·巴列斯特爾·薩帕塔(María Begoña Ballester Zapata),結婚已有30年,育有12個孩子,其中兩個現在是修生。這對夫婦還有4個孫兒,他們講述了全家人在烏克蘭基輔傳教的經驗。
伯多祿和貝戈尼亞从小加入了新慕道團體,在信仰的環境中成長。2006年,在瓦倫西亞由本篤十六世主持的家庭大會中,他們對在世界各地宣揚天主之愛的召叫表達了“是”的意願。2010 年,他們被派往頓巴斯的頓涅茨克;兩年後,他們又被調往烏克蘭的首都,儘管那裡目前仍處在衝突中,他們還是留下了。
“即使我们夫妇俩遇到困难,上主也一直支持我们”
伯多祿以前是泥瓦匠,貝戈尼亞是西班牙語語言學家,他們描述了年輕時的叛逆,以及後來的婚姻危機和受考驗的時刻。他們說,“我們甚至想過分居,但上主透過聖事和團體一直給予我們支持”。他們解釋說,他們的家庭人數眾多,這並不是人的計劃的結果,而是忠心服从教会的結果。
他们表示:“我们并不想要很多孩子,但天主赐给我们这份财富,让我们团结在一起。”作為传教士,他们愿意宣扬天主的爱,“天主如此疯狂地爱我们,祂能重建任何一个婚姻,就如祂所眷顾我们的那样”。伯多禄和贝戈尼亚的子女也与他们一起在乌克兰生活,一起履行传教使命,即使处在战争的危险中。这对夫妇最后表示,他们在那裡帮助那些“需要天主圣言、爱与希望”的人。“在困苦中,我们体验到祂的平安,每天都看到天主是忠信的”。
链接网址:
订阅电邮新闻:丑迟迟辫://飞飞飞.惫补迟颈肠补苍苍别飞蝉.肠苍/锄丑/苍别飞蝉濒别迟迟别谤-谤别驳颈蝉迟谤补迟颈辞苍.丑迟尘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