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MAP导航

搜索

尼西亞大公會議 尼西亚大公会议&苍产蝉辫;

尼西亚信经:基督徒的身份证明

國際神學委員會發布題為《耶穌基督,天主之子,救世主——紀念尼西亞大公會議1700週年(325–2025)》的文件,以紀念因《信經》而著稱的第一次大公會議,即宣認了對耶穌基督的救恩,以及對唯一天主——聖父、聖子和聖神的信仰。文件分為四章,旨在促進基督徒合一與教会同道偕行的進程。

(梵蒂冈新聞網)基督信仰團體將於5月20日紀念第一次大公會議召開1700週年。該會議於公元325年在尼西亞舉行,因《信經》而載入史冊。大公會議收集、確認並宣布了教会對於耶穌基督救恩的信仰,以及對唯一的天主——聖父、聖子和聖神的信仰。此信經隨後於381年由君士坦丁堡大公會議加以完善,逐漸成為教会宣認信仰的“身份證明”。

正因如此,國際神學委員會決定為這場由君士坦丁大帝於小亞細亞召集的會議,撰寫一份近七十頁的文件,一方面為了回顧會議的根本意義,另一方面為了彰顯《信經》的非凡價值,使其在這時代變遷之際,成為教会開啓福傳新篇章的重要動力。這也是因為重溫活動是在“希望禧年”期間舉行的,而且與東方和西方所有基督徒的復活節日期相吻合。

正因如此,這份於4月3日星期四發布的文件,不僅僅是一部單純的神學學術文件,而是力求成為一份可以陪伴信仰深化與基督信仰團體在生活中見證信仰的綜合性文本。事實上,在尼西亞會議上,教会的合一和使命首次以主教会議的形式在普世層面上得到了表達(因此被稱為“大公”),从而也成為今天天主教会正在推進的同道偕行進程的一個重要參照與靈感源泉。

两位女性神学家也参与了文件撰写

文件共分為124個段落,是國際神學委員會在其第十個五年期內深化對尼西亞教義相關性研究的成果。相關工作由一個專責小組負責,由法國神父菲利普·瓦蘭(Philippe Vallin)擔任主席,其中還有兩位女教授瑪麗安娜·施洛瑟(Marianne Schlosser)和羅賓·達林·揚(Robin Darling Young)。該文件於2024年在全體成員一致投票通過後,提交給聖座教義部,並獲得教宗方濟各的批准,於2024年12月16日授權正式發布該文件。

链接网址:飞飞飞.惫补迟颈肠补苍苍别飞蝉.肠苍

订阅电邮新闻:

2025 Apr 05, 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