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MAP导航

搜索

四旬期避靜第九場默想 四旬期避靜第九場默想  (VATICAN MEDIA Divisione Foto)

四旬期第九场默想:安息不以成就衡量,却接受生命赐予的一切

教宗府讲道神师帕索里尼神父在保禄六世大厅带领四旬期避静第九场默想,这位方济各会士深入探讨了圣经关於“安息”的概念,安息并非单纯的不作為,而是一种圆满与满足的状态。在教宗当选週年之际,圣座礼仪及圣事部秘书长维奥拉总主教代表圣座向教宗表达敬爱之情,并保证為其献上祈祷。

(梵蒂冈新聞網)永生是已然賜予我們的恩典,但我們常常難以理解其中一個核心要素——安息。从小,我們便熟悉這句祈禱文:“主啊,求禰賜給他們永遠的安息,並以永恆的光輝照耀他們。願他們得享安息。阿們。”在許多人看來,永恆若是基於永遠的安息,似乎令人失望,彷彿生命最終只是一場無盡的沈睡。然而,這種理解源自一個根本性的誤解:我們將安息視為不作為,而在聖經的視角中,安息是一種圓滿和滿足的狀態。

天主自己也经歷了安息——当耶穌在十字架上受难后,被安葬在墓穴中。这个时刻并非一种毫无生机的停滞,而是一项工程的圆满实现,正如一篇古老的圣週六讲道词所言:“天主在肉身中死亡,并降入阴府,震撼了冥界的国度。”基督虽然安息了,然而祂仍在施行奥秘,解救阴府的灵魂。这告诉我们,停止并不意味着无用,而是能够充满信心地拥抱时间,不要陷入无意义的忙碌与焦虑。

今日,安息已成被忽视的奢侈品。我们生活在一个要求我们时刻忙碌、始终在线、不断追求高效的社会。然而,机会越多,我们却越难真正得到休息。圣经中僕人的比喻告诉我们,一个僕人完成了自己的劳作后,并不期待额外的奖赏,而是单纯地接受自己履行了应尽的职责。这向我们揭示了一个重要的真理:只要我们执着於成果,便永远无法找到安息。唯有平静地接受自身的局限,我们才能最终在平安中歇息。

真正的安息不是停滞,而是自由。这是一种无需再向任何人证明自己的状态,因為我们已被天主的爱所拥抱。这是一种内在的平安,使我们能真正体悟圣保禄在《希伯来书》中所说的:“谁进入了天主的安息,他也就停止自己的工作而安息,正如天主停止自己的工作而安息一样”(四10)。善度安息的生活,就是在為永生作準备——学会无所畏惧地生活,学会放下无谓的执着,信赖天主已在我们内的作為。

真正的安息是內心的平安,它不以成就衡量,而在於能否接受生命所賜予的一切。安息不是逃避,而是一種學會更深刻、更从容地生活的方式。安息不是被動,而是一種充滿信賴的主動,使我們得以自由地去愛。“在愛內沒有恐懼,反之,圓滿的愛把恐懼驅逐於外”(若一四18)。最終,永生並非遙遠的目標,而是已然在我們內生長的現實。我們此刻便蒙召去活出這永恆生命。

链接网址:
订阅电邮新闻:

2025 Mar 19, 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