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MAP导航

搜索

2025.03.28 Predica di Quaresima 2025.03.28 Predica di Quaresima  (Vatican Media)

四旬期週五第二场默想:天主的爱并不强求於人

教宗府講道神師帕索里尼神父3月28日在梵蒂冈保祿六世大廳帶領了四旬期週五的第二場默想,談論「聖神內的自由」。他強調,基督是全然的自由,因為祂从不強求於任何人,而是以真理和愛拯救世界。

(梵蒂冈新聞網)「聖神內的自由」是教宗府講道神師帕索里尼神父3月28日在四旬期週五第二場默想中省思的主題。他从耶穌公開生活的幾個事跡出發,闡述了祂全然的自由和拯救世界的方式。

不要立刻投以信任

帕索里尼神父谈论了天主子耶穌的叁大教导,即:不要立刻投以信任,要懂得让人失望,以及不要强求於人。

谈到第一点、不要立刻投以信任,教宗府讲道神师引述了一段福音事跡(若二23-25):耶穌虽然在耶路撒冷受到许多人的讚赏,但祂却不信任他们,因為「祂认识在人心裡有什麼」。

帕索里尼神父由此提到当今世界的个人主义、攀比竞争,以及总是想要被人欣赏的需求。他表示,耶穌远离的正是这种快速且肤浅的认可,因為祂深知人心,儘管天主圣神寄居在人心中,并对人的心灵说话,但人心是极度脆弱的、容易被操弄,而且人心善变又胆怯。

耶穌善师期待人作出更有意识、更成熟的回应。简单来说,这成长并非机械性的发展进程,而是要有审时度势的能力,懂得处理各种复杂的关係。这是因為所有重要的事都需要时间、耐心、承诺和付出。耶穌虽然看起来冷淡地远离人群,实际上是深怀智慧,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

懂得让人失望

基督给我们的第二个教导是要学会让人失望。為了分析这点,帕索里尼神父引用福音中客纳罕妇人求主治癒她女儿的事跡(参阅:玛十五23-24)。那时候,耶穌「一句话也没有回答她」,连同情的目光也没有。

教宗府讲道神师解释道,面对苦难,耶穌表现得很无情,因為祂并不以救世主自居,不藉以觉得自己很重要,而且祂不怕在他人眼中显得无足轻重。随后,在客纳罕妇人的坚持下,耶穌承认她的大信德:这份信德期盼事情能往最好的方向改变。因此,耶穌表面的冷漠其实是一种教育,它让人心中的信任得以浮现出来。

希望带来平安

基督的第叁个教导是祂能与人们的意见保持距离。《若望福音》记载的增饼奇跡便是一个例子(六14):现场眾人开始兴奋躁动时,耶穌独自退避一旁。

帕索里尼神父指出,這是因為耶穌明白人心的脆弱。耶穌回到門徒中間時,門徒們已經陷入困境,遭受暴風雨的打擊。教宗府講道神師闡明,這場風雨象徵了人的一切恐懼,以及人辨認不出那暗藏在脆弱內的力量。然而,即使在最黑暗的夜裡,耶穌依然是从不叫人蒙羞的希望:祂平息風浪,帶來平安。

教宗府讲道神师最后总结道,上主并未强求祂的子女随时準备好承行祂的旨意;相反地,祂担心儿女们无法自由地表现各自的感受,被禁錮在无用的自满裡,沦為自己和他人期许的奴隶。

我们应当有勇气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向更伟大的生命敞开,走近天主的国,因為真理和爱不需要强求於人,而是等待事物自由地成熟。这就是基督拯救世界的方法。

链接网址:&苍产蝉辫;

订阅电邮新闻:

2025 Mar 29, 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