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耶夫斯基枢机為老太太米兹主持殯葬弥撒
克拉耶夫斯基枢机在罗马和解大道的圣堂為圣诞夜不幸去世的老太太米兹主持葬礼。
(梵蒂冈新聞網)位於羅馬和解大道的特拉斯蓬地納的聖瑪利亞(Santa Maria in Traspontina)堂是米茲老太生前的庇護所,堂前的臺階是她的床。聖誕節當天,也正逢邁入禧年,她卻因寒冷失去了生命。而在這個她視為家的地方,人們為她送上了塵世間的最後一程。
2月8日上午,教宗賑濟所所長克拉耶夫斯基(Konrad Krajewski)樞機為米茲主持葬禮。聖堂的跪凳上坐滿了人:有人曾努力照護她,有人曾隱約看見她在發脾氣又戛然而止向人打招呼,還有人曾碰見她在噴泉旁洗衣服或縫補衣物。對於米茲老太,人們一直知之甚少。流落街頭並不是人們通常的一種選擇,有時,它是人在絕望前的一個不得已選擇。
“怜悯”是当天殯葬弥撒福音中的核心,克拉耶夫斯基枢机讲到,怜悯是“天主的语言”,是天主的风格,正如教宗方济各多次强调的那样,它由关怀、同情和温柔组成。这是一种与最脆弱的人相处的必要态度。枢机将米兹进入永恆的生命与通过圣门联系在一起,圣门是“走向全新开始的象徵性门径,表明了进入耶穌圣心的意愿”。米兹已经用她的一生走完了这条路,枢机继续说道:“她现在活在与天主圆满的共融中”。
“通過聖門”,樞機解釋道,“象徵著一個悔過補贖的行動並與天主和好”,人們會在其中感受到祂的慈愛,得到祂的擁抱,从祂的聖言中得到滋養並將其付諸實踐,按照祂的聖意而生活。樞機強調:“米茲再也無法解決她的問題了”,但通過她的一生,能夠讓我們審視我們是如何改變自己的生活。殯葬彌撒結束後,米茲老太的靈柩被安葬在羅馬的弗拉米尼奧(Cimitero Flaminio-Prima Porta)公墓。
链接网址:
订阅电邮新闻:
2025 Feb 11, 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