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罗林:所有人应為公正持久的和平作贡献,拒绝单方面强加
(梵蒂冈新聞網)哈馬斯與以色列的停火、烏克蘭戰爭、敘利亞局勢、中東基督徒的處境、世界和平、當代社會問題與教会,以及激勵禧年希望的主題:這些是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在接受《貝加莫回聲報》(L‘Eco di Bergamo)主編切雷索利(Alberto Ceresoli)採訪時探討的一些議題。該採訪於2月15日刊登。
首个问题涉及加沙的停火,帕罗林枢机期望停火能够“成為永久性的,终结巴勒斯坦人民在加沙地带及整个巴勒斯坦地区的苦难”。他强调:“现在,我们需要让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都看到希望的曙光。”谈及叙利亚,他指出,“我们需要明确其未来发展方向”,并呼吁“陪伴其走上包容与和谐共处的道路”。枢机希望国际社会,特别是邻国,能够帮助叙利亚保持领土完整,“帮助人民摆脱这些年来战争造成的贫困”。
中东的基督徒
中东地区艰难的社会政治现实导致人们质疑基督徒今天在那裡所能发挥的作用。帕罗林枢机强调,基督徒并非仅仅是一个少数群体,而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一直為各自国家的发展与进步作出贡献”。
就圣地而言,枢机表示:“每位基督徒都应当能够自由且无障碍地前往朝圣。”他同时提及埃及、黎巴嫩、叙利亚和约旦的其他圣地,强调这些地方同样需要受到尊重和保护。
乌克兰及世界和平
谈及乌克兰,圣座国务卿表示,“每个人都可以為和平做出贡献”,但“绝不能通过单方面强加的方式来寻求解决办法”,因為这样做有可能“践踏整个民族的权利,否则就永远不会有公正和持久的和平”。他补充说,外交中需要的是“一种超越对抗逻辑、倾向於包容性对话的方法”,“耐心并在各方之间建立信任”,為此“相信‘多边主义’并加强国际机构的作用至关重要”。然而,枢机也指出,要“缔造和平”需要“勇气”,正如教宗方济各一再强调的那样,同时还需要“正义与宽恕”——这叁个价值观在当今社会似乎日益缺失。
欧洲与未来挑战
关於欧洲,帕罗林枢机希望其能够迎接“文化与经济”方面的重大挑战。他引用圣若望保禄二世的呼吁——这也是教宗方济各多次引用的:“欧洲,找回你自己,做回你自己!”面对“实用无神论、民粹主义、宗教文盲以及‘自创信仰’的现象”,儘管令人担忧,但枢机也看到了一些积极的跡象,例如在法国,许多年轻人主动要求领洗。这促使天主教徒反思:我们是否仍然通过自身的见证、信德、望德和爱德,使福音持续“具有挑战性”。
教会中的平信徒與禧年
在接受《貝加莫回聲報》採訪時,帕羅林樞機還深入探討了平信徒,尤其是女性在教会中的角色。他強調,這是一個“主角”,“必須落實在所有教会領域的具體實踐中,要从教區開始”,也包括“在促進司鐸聖召方面”。
最后,关於禧年,枢机指出:“禧年是和好的时刻,它召叫人们悔罪和皈依。”為此,我们“每天都要走的路,就是重新发现罪的影响,并在和好圣事中,获得上主的宽恕”。&苍产蝉辫;
链接网址:
订阅电邮新闻:丑迟迟辫://飞飞飞.惫补迟颈肠补苍苍别飞蝉.肠苍/锄丑/苍别飞蝉濒别迟迟别谤-谤别驳颈蝉迟谤补迟颈辞苍.丑迟尘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