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真福帕迪利亚:忠信的司鐸,贫穷者和小商贩的朋友
(梵蒂冈新聞網)他是一位“無償的施予者”,因他無私的愛德事業而得此稱。他是一位“不尋常的神父”,將流浪者和小商販視為朋友,走近塞維利亞少有人敢踏足的貧困街區中的窮苦之人。他與上主有著“深厚的結合”,這是他“內在力量”的源泉。”11月9日,聖座封聖部部長塞梅拉羅樞機在西班牙塞維利亞主教座堂舉行冊封真福彌撒中,如此刻畫了新真福若瑟·托雷斯·帕迪利亞(José Torres Padilla)的形象。
厄则克尔先知书中的水流
聖座封聖部部長从厄則克爾先知書的禮儀選讀經文出發,將這位西班牙司鐸與聖依西多祿對該福音節選的評論相聯繫。樞機指出,“有水从聖殿門限下邊湧出”(四七1)的景象具有雙重意義:首先是“洗禮,這水使所有口渴的人得到解渴與安慰”;其次,“先知神視所說的有水是从聖殿右側流出”,暗示了从“十字架上基督的肋旁”,“流出血與水”。
行动中的默观者
樞機把這幅“賦予生命、更新萬物且結出豐碩果實的水流”形象,延伸至新真福若瑟·托雷斯·帕迪利亞身上,稱他為“始終忠信的司鐸”,一位“隨時準備奉獻自我、从自我中走出,以愛德之心接近他人”的人。這一特質使這位西班牙司鐸展現出“生活的合一”,並成為“在行动中的默观者”。
学习、默想与具体的服务
塞梅拉罗枢机继续回顾了新真福帕迪利亚的性格特徵,如他能够将祈祷与学习结合:“每天花费两小时学习,接着用叁小时默想所学内容”。但这并不妨碍他将每天的时间贡献给最需要帮助的人。他向有志成為司鐸的人以及“拥有圣召使命的年轻女性”提供经济支持,若她们面临“危险”,他更会不遗餘力地為她们寻找“接纳她们的家庭”。
在塞维利亚的“错误一侧”
新真福的一生“在贫困中”度过,只穿着一件打满补丁的长袍,与穷人和病患為伴。这些人往往被排挤到瓜达尔基维尔河“错误一侧”的街区,那裡充斥着犯罪活动。然而,这位西班牙司鐸毫无畏惧地前往那裡,為他们打扫整理床铺。
“圣德激励我们相遇”
塞梅拉羅樞機最後談到“圣德激励我们相遇”。他引用教宗方濟各的話說,這種合一反映了天主的合一,即“這是我們基督徒之間的關係的根源”,這是一座“熾熱的愛的火爐”,能夠焚毀“我們的自私、偏見,以及內在和外在的分裂”。這種經歷帶來了與天主最終“共融”的“堅定信念”。
链接网址:
订阅电邮新闻:丑迟迟辫://飞飞飞.惫补迟颈肠补苍苍别飞蝉.肠苍/锄丑/苍别飞蝉濒别迟迟别谤-谤别驳颈蝉迟谤补迟颈辞苍.丑迟尘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