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勸勉主教:幫助教会在團結中成長
(梵蒂冈新聞網)教宗良十四世在主教們的禧年活動上,在梵蒂冈聖伯多祿大殿為主教們帶領默想,提供了許多省思的要點。來自全球38個國家的400多位樞機與主教聚集在羅馬,參加屬於他們的禧年活動。
逆流而行
教宗在讲话中开门见山描述主教首先是“天主羊栈中的一隻羊”,然后才是牧人,是希望的见证人。主教要效法耶穌善牧,因為“是天主的圣神塑造了牧人的思想、情感和行為”。教宗强调:“宣讲望德不叫人蒙羞,意味着要逆流而行,甚至对抗那些看似无解的痛苦处境。但正是在这些时刻,最能彰显出我们信仰与希望的来源不是我们自己,而是出自天主。”
希望见证人的特质
接着,教宗列举出主教是希望见证人的几个特质。
首先,教宗強調的特質是:“主教在託付給他的地方教会中,是可見的統一中心(參閱:《天主教教理》,第886號)。他的責任是促進當地教会所有成員與普世教会之間的共融,並善用各種恩賜與職務的貢獻,以促進共同成長和傳揚福音。”
第二個特質是:主教活出信望愛三超德。教宗解釋其意思,說道:“主教是完全順从聖神行動的人,聖神在他內激發信德、望德與愛德,並在各種人生處境中,如同火焰一般不斷予以滋養。”
第三個特質是:主教是有信德之人。教宗以梅瑟為例子,引用《希伯來書》指出,“因著信德,因為他好像看見了那看不見的一位”(參閱:希十一27)。教宗感嘆道,有信德的人“憑著天主的恩寵能看得更遠、看到目標,並在考驗中堅定不移。我們想想梅瑟多次在天主面前為百姓轉求的情景。請看,主教在他的地方教会中是代禱者,因為聖神使他心中保持著信德的火焰”。
第四个特质是:主教是怀抱希望之人。当家庭、青年和年长者遇到种种困难时,主教应怀着望德帮助他们避免绝望,“不是靠言语,而是以关爱陪伴”。教宗强调,主教与民同在,為的“不是提供既定的解方,而是给予一种团体经验,努力在简朴和分享中活出福音的训导”。
最後一個特質是:主教的牧靈之愛。在信望愛三超德中,最大的就是愛德。教宗引用聖奧斯定的所說的“愛的責任”(amoris officium),因為“一切都因善牧耶穌基督的愛所激勵和促成”。
应当培养的美德
隨後,教宗談論了其它不可或缺的美德:“牧靈的明智、貧窮、嚴守獨身生活,以及高尚人品。”關於牧靈明智,教宗闡明:“這是一種切合實際的智慧,引導主教的選擇、治理、以及與信友及其團體的關係。”教宗特別提到,“在這方面,方濟各教宗帶領我們邁出了一大步,他以循循善誘的智慧,堅持同道偕行是教会生活的一個幅度。”
教宗强调,主教蒙召向最贫困者宣讲喜讯(参阅:路四18),活出福音教导的贫穷,採取“一种简单、朴实、慷慨且体面的风格,其生活条件应与大多数信友的相类似”。教宗继续阐述:“主教不可眷恋财富,不因财富或其他形式的权力而偏私行事。”
除了實質的貧窮,教宗表示:“主教還應該為天國而守獨身和貞潔,這也是貧窮的另一種形式。(參閱:瑪十九12)”教宗強調,“這不只是外在的獨身生活,也要在心靈與行動上保持貞潔,以便跟隨基督,向所有人呈現教会真正的形象,教会作為基督的奧體,與基督元首一樣聖善與貞潔。主教在面對可能造成醜聞的情況和每個侵犯案件時,尤其是對未成年人的案件,都必須遵照現行規定,表現出堅決和果斷的態度”。
“忠心、诚实、宽宏大量、心胸宽大、同甘共苦、自我约束、细心、耐心、谨慎、擅於倾听与对话、乐於服务。”这些都是教宗良提出的美德,应该“按照耶穌基督的榜样、藉着圣神的恩宠来培养”。
在默想結束之際,教宗呼求童貞瑪利亞、聖伯多祿與聖保祿的轉禱,願每位主教都能成為共融之人,促進教会的團結。“這樣的共融精神將鼓勵司鐸們在牧靈上的熱忱,也是地方教会在團結中成長”。
最后,教宗也表达了他在主教禧年庆典中的喜悦,并与在场的主教们重申了对耶穌善牧的忠诚。“当总司牧出现时,你们必领受那不朽的荣冠。”(伯前五4)
鏈接網址: www.vaticannews.cn
订阅电邮新闻:丑迟迟辫://飞飞飞.惫补迟颈肠补苍苍别飞蝉.肠苍/锄丑/苍别飞蝉濒别迟迟别谤-谤别驳颈蝉迟谤补迟颈辞苍.丑迟尘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