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十四世接见外交使团:搁置争端,打消征服欲
(梵蒂冈新聞網)和平、正義與真理。教宗良十四世5月16日上午在梵蒂冈接見各國駐聖座外交使團,強調了這三個關鍵詞。和平不只是沒有戰爭,卻要从內心和話語做起,擱置新舊爭端。論及正義,是因為面對世界上無數的失衡與不義,聖座必須讓人聽見其聲音。真理使人「更有活力」去應對各項挑戰,例如移民潮、符合倫理地運用人工智能,以及保護大地。
圣座的外交行动
教宗首先為他当选时收到的贺函,向外交官们表示感谢。他指出,有些祝贺也来自与圣座没有外交关係的国家:「这是一个意义深远、表达尊重的证明,鼓励加深彼此的关係。」
接著,教宗表示,「牧靈職責的急迫性激勵」圣座的外交行动,「促使她不尋求特權,而是加強其福音使命,為全人類效勞」。
「聖座與各種的冷漠作抗爭,不斷呼喚良心,如同我廣受敬愛的前任孜孜不倦做的那樣,總是關心窮人、有需要者和移民者的呼聲,以及我們時代的挑戰,从保護受造界到人工智能。」
跨越边界,与他人和不同文化相遇
良教宗向外交官強調:「你們的臨在今天為我是一份禮物,讓教会和我個人渴望觸及並擁抱大地上的每個民族和每一個人的願望得以更新。這片大地多麽渴求且需要真理、正義與和平!」
教宗表示,他在北美洲、南美洲和欧洲的人生经验,代表了「跨越边界去遇见人群和不同文化的盼望」。普雷沃斯特教宗透露道,他在担任奥斯定会总会长时,访问过很多地方。教宗保证:「通过圣座国务院持续且有耐心的工作,我愿意加深与你们和你们国家的认识及对话。」这一切是為了「坚定眾多散居在世界上的弟兄姊妹的信德,并与所有善心人士搭建新的桥樑」。
和平是积极的恩典
然後,良十四世闡述了和平、正義與真理這三大關鍵詞。他先指出,人們往往从負面的角度去理解「和平」這個詞,誤認為和平「只是沒有戰爭和衝突而已」,卻在家庭、職場和社會上持續處於「衝突狀態」。
然而,根据基督信仰和其它宗教的观点,「和平首先是一份恩典」,而且是一份「积极的恩典,使眾人参与其中,攸关我们每一个人,不分文化背景和宗教归属,它要求我们首先在自已身上下功夫」。
「和平是在內心建設的,而且要从心靈出發,擺脫傲慢和強求的態度,節制口舌,因為不只是武器,話語也會傷人和殺人。」
打消征服欲
秉持这个愿景,教宗重申,宗教和跨宗教交谈能為促进和平作出贡献。「当然,这需要宗教自由在每个国家都完全得到尊重,因為宗教经验是人的基本幅度」。「為了建设和平的关係」,宗教能发挥「必要的净化人心」的作用,「打消一切衝突的前提和各种毁灭的征服欲」。
教宗吁请眾人怀着「真诚的对话意愿,渴望彼此相遇,而非互相敌视」。同时,多边外交和国际机构的主要宗旨是「為国际社会内可能出现的争端提供解决之道」。在此背景下,良十四世引用方济各教宗在今年復活节文告中的呼吁,说:「若不真正解除武装,就不可能有任何和平。」
和平需要力行正义
教宗省思的第二个关键词是正义,它是和平自然而然结出的果实。教宗对大使们说:「追求和平,需要力行正义。」
谈到这裡,普雷沃斯特提及良十叁世教宗的《新事》通諭,说:「在我们现处的时代改变中,无数的失衡和不公义造成劳动条件低落,社会愈加支离破碎、衝突不断。面对这情况,圣座必须让人听见自己的声音。」
「肩負治理職責的人有責任採取行動,建設和諧且和平的社會。」教宗良十四世指出,為了達成這目標,應當優先扶持「那以一男一女穩定結合為基礎的家庭」。眾人應當同心協力捍衛「每一個人的尊嚴,尤其是最脆弱者和沒有自衛能力的人,从胎兒到老人,从病患到失業者,不論他們是擁有公民身份的人或是移民者」。
普雷沃斯特教宗因此谈论他的个人经歷,称自己「既有公民身份,也是移民者的后裔,更是向外移民的人」。
教会有責任傳達真理
關於第三個關鍵詞,即真理,教宗表明,「如果沒有真理,就無法建設真正和平的關係,在國際社會內也是如此」。「教会有責任說出有關人類和世界的真理,必要時候也要運用坦率的語言,不可从一開始就給人引起任何誤解」。
然而,真理「绝非与爱德互不相干,其根基始终是关切每个男女的生命及福祉」。真理绝不迴避时代的挑战,反而让人「更有活力地」予以应对,与眾人携手合作,「因為任何人都不能认為,自己有能力独自应付挑战」。
禧年是更新之路
教宗最后谈到当前的希望禧年,称之為「皈依和更新」的时期,有助於「搁置争端」,并且在希望的激励下「开始新的旅途」。但愿「每个人能依照各自的敏锐度和责任,携手合作,建设一个人人都能在真理、正义与和平内实现自身人性价值的世界」。
教宗良十四世向世界各地表达美好的祝愿,尤其祝福「饱受磨难」的乌克兰和圣地。
链接网址:&苍产蝉辫;
订阅电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