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MAP导航

搜索

教宗方濟各與孩童 教宗方济各与孩童&苍产蝉辫;

宣扬天主慈悲的教宗

(梵蒂冈新聞網)教宗方濟各於4月21日早晨突然離世。聖座傳播部編輯主任托爾涅利(Andrea Tornielli)撰文,特別提到教宗方濟各給我們留下的一項寶貴遺產,即宣揚天主的慈悲。他首先引用教宗關於慈悲的一段教導,“天主的慈悲使我們獲釋放,度幸福生活。我們蒙慈悲,而不可沒有慈悲:慈悲是呼吸的空氣。我們需要寬恕,因為我們需要被寬恕”。

托尔涅利写道,教宗方济各最后一次於復活节当天在圣伯多禄大殿的中央阳台上降福了罗马城和全世界、最后一次在人群中出现,降福和问候他们。之后,教宗於隔天21日早晨突然地离开了我们。

教会歷史上的首位阿根廷籍教宗談論過許多主題,尤其是關注窮人、兄弟情誼、照料共同家園、果斷和無條件地反對戰爭。然而,他的訊息的核心,也是最突出的,自然是號召我們回應福音所倡導的慈悲。教宗不斷提醒我們天主對需要幫助的人的親近和溫柔。他說,慈悲有如“呼吸的空氣”,是我們最需要的,沒有慈悲我們就無法生活。

贝尔格里奥教宗的整个牧职都体现了慈悲的讯息,而这讯息正是基督信仰的核心。2013年3月17日,教宗方济各在第一次诵念叁鐘经活动的讲话中,就谈到慈悲的中心地位,并回忆了他担任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辅理主教时的一个插曲,一位来办告解的年长妇人对他说:“上主宽恕一切......如果上主不宽恕一切,世界就不会存在。”

這位“从世界盡頭”到來的教宗並沒有改變兩千年來的基督信仰傳統的教導,但他以嶄新的方式將慈悲重新放在他訓導的中心,改變了許多人對教会的看法。他見證了一個教会的慈母面容,這個教会向受傷害的人,尤其是因罪而受傷的人鞠躬。教会向罪人邁出第一步,就如耶穌在耶利哥的所行,來到被人憎恨的匝凱家中作客,沒有向他提任何要求,也沒有先決條件。

兩千年前,當許多人看見耶穌進入這個耶利哥的税吏的家,都感到反感。這些年來,這位阿根廷籍教宗對各類人,尤其是“不像樣”的人和罪人表達接納和關懷的舉動,也引來許多人的反感。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冈聖亞納堂舉行的第一次公開彌撒的講道中說,“我們當中有多少人或許應受審判!這當是公正的。但是天主寬恕了我們!如何寬恕?藉著並不消除罪的慈悲,只有天主的寬恕才能消除罪,而慈悲則更進了一步”。

這位伯多祿的第266任繼承人在他的教宗牧職中,展現了一個親民教会的面容,能夠見證溫柔與憐憫,接納和擁抱所有的人,甚至不惜冒險,也不擔心“正統觀念”人的反應。這個教会不依賴人的能力,不依賴有影響力的人的地位,也不推行宗教行銷的策略,而是實施透明化,讓人認出創立教会的那一位的慈悲面容。

链接网址:

订阅电邮新闻:

2025 Apr 21, 1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