禧年志工庆典弥撒,教宗称志工是贫瘠旷野中的希望记号
(梵蒂冈新聞網)3月9日、四旬期第一主日早晨,一束束陽光穿越灰暗的雲層,照射在聖伯多祿廣場上的3萬多名志願者身上。他們从世界各地前來羅馬參加屬於他們的禧年活動,教宗方濟各讚許他們「為整個社會注入希望」。
向志愿者致敬道谢
教宗方济各自2月14日起在罗马杰梅利医院住院治疗。因此,教宗委託圣座促进人类整体发展部部长切尔尼枢机代為主持这台弥撒,并向志愿者们转达他的问候。
教宗提及志愿者在许多人身边提供的服务,「很多白白付出、不起眼的行动」。他们「在贫瘠与孤独的旷野裡」促使「新的人性萌芽:那是天主梦想中的花园」。
教宗向志愿者们致敬并道谢,说:「极亲爱的各位,我向你们致以由衷感谢,因為你们效法耶穌的榜样,為近人服务,而非接受近人的服务。」
耶穌在旷野中开路
谈到该主日的福音(参阅:路四1-13),教宗指出,耶穌「在圣神的引领下」进入旷野。在旷野裡,人会「体验到自身在物质与精神上的贫乏、感到需要食粮和话语」。
旷野这个「寂静的地方成了聆听的环境」。教宗解释道,聆听意味着「接受考验」,也就是「必须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当中」分辨出孰是孰非。在旷野裡,耶穌感到飢饿,受到魔鬼话语的诱惑,却断然拒绝。
诱惑的开端
教宗强调,「耶穌和我们受诱惑时都有叁大特徵:开端、方式和结果」。他邀请每个人将耶穌和我们的「这两种经验」加以对照,好能在自己「皈依的旅途」中找到支持。
接著,教宗闡述了诱惑的开端。耶穌「進入曠野不是為了虛張聲勢、證明自己有多強大,而是出於祂對天父的孝愛之心」。相反地,我們受到誘惑時,「魔鬼从深處腐蝕我們的自由」。
教宗說,魔鬼是「撒謊者的父親」(參閱:若八44),牠本身是「腐敗的並且使人腐敗,因為牠知道天主聖言,卻不了解聖言,反倒扭曲聖言」。牠从亞當那時候在樂園裡就是如此(參閱:創三1-5),在曠野裡也對耶穌做同樣的事。
魔鬼叫人以為天主离我们很远
说到耶穌受诱惑的方式,这攸关「与天主父的关係」。「魔鬼使之分离,牠是分裂者」,牠诱惑耶穌,拿祂作為天主子的身份来挑拨是非。耶穌与天主相结合,祂是「中保」。如果「魔鬼想要摧毁这关係」的话,耶穌则「让一切都参与在这关係中,不排斥任何一个人」。对於世人,魔鬼则试图叫人相信「天主不是我们真正的父亲」。
「恰恰是在魔鬼想要让人误以為上主离我们很远、引诱我们陷入绝望时,天主更加亲近我们,為了救世人而献出祂的生命。」
耶穌战胜魔鬼、救了我们
耶穌戰勝了魔鬼:這是「誘惑的結果」。教宗指出,耶穌退了魔誘,但魔鬼還是尋找「時機」回來誘惑祂,例如在哥耳哥達,我們聽到牠再次對耶穌說:「如果祢是天主子,从十字架上下來吧!」(瑪廿七40;參閱:路廿三35)然而,「在祂聖死與復活的逾越奧蹟中」,耶穌基督一次而永遠地擊敗了試探者。而我們卻不總是勝過誘惑。
教宗最後總結道,耶穌「為我們開啟了新的道路、獲得自由與救贖的道路」。我們應當「懷著信德」跟隨祂,从漫無目的的遊蕩者,變成朝聖者。
链接网址:&苍产蝉辫;
订阅电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