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公开接见:天主以希望的计划改变生命
(梵蒂冈新聞網)教宗方濟各2月12日在梵蒂冈保祿六世大廳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繼續以希望為主題的要理講授,談論基督誕生於白冷城和牧人朝拜聖嬰的事跡。如同上一週那樣,教宗再次把講稿交給聖座國務院的吉羅利(Pierluigi Giroli)神父來宣讀。他說:「由於我的支氣管發炎,我沒辦法繼續念下去。希望我下次做得到。」
天主以祂希望的计划改变我们的生命
在要理讲授中,教宗首先讲述了天主子降生成人的歷史及社会背景,尤其是祂降临在人们中间的方式,即「卑微」。
祂诞生在后院养动物的地方。在这卑微又简陋中,教宗邀请大家看得更远:「让我们祈求上主使我们懂得在软弱中看见耶穌圣婴独特的力量。天主子来是為了让世界焕然一新,以祂对全人类充满希望的计划来改变我们的生命。」
教宗闡明,「天主子進入歷史,成為我們旅途的夥伴,在母胎內就展開了旅途」。那時候,聖母瑪利亞「从納匝肋到匝加利亞和依撒伯爾的家,然後在孕期已滿的時候,从納匝肋去白冷城進行登記」。
天主子谦逊地来到世界上
耶穌是「从天降下的食糧,以消除世界上的飢渴」(參閱:若六51)。祂在凱撒奧古斯都的時代誕生在白冷城,意即「麵包之家」。因此,祂生在一個「確實可以追溯到的時期」,以及「明確指示出來的地理環境」。
教宗方濟各引用本篤十六世的著作《耶穌的童年》,重申天主子來不是為了拆解「世界的架構」,而是要「从內部去光照它、重新創造它」。
「圣史路加如此為我们展现出,天主不是带着冠冕堂皇的宣讲来到世界上。祂不在喧闹中彰显自己,却谦逊地展开旅途。这事件的首批见证人是谁?是几个牧人:他们是文化涵养不深的人,由於持续跟动物接触,身上的味道不好闻,他们生活在社会的边缘。」
牧人领受耶穌诞生的喜讯
简而言之,牧人获选领受救世主诞生的喜讯,而天主向来让祂的子民认识到自己是个牧者(参阅:创四十八15、四十九24;咏廿叁1、八十2;依四十11)。
「这麼一来,牧人学会在一个卑微至极、留给动物的地方,眾人引颈期盼的默西亚诞生了,為他们诞生,為成為他们的救主、他们的牧者。这消息使他们的心扉向美妙之事敞开,向歌颂和报喜敞开。」
在天主前感到惊喜的能力
诚如在《美妙的景象》宗座牧函中所阐释的,教宗重申:「牧羊人不像其他许多人,总為很多事情忙碌不已;牧羊人成為首批证人,看到最要紧的事:救赎的恩典。正是最谦卑和最贫穷的人,迎接了降生成人的天主。」(5号)因此,我们需要向他们学习如何简朴地向天主敞开自己。
教宗最后总结道:「让我们也祈求恩宠,好能同牧人一样在天主前感到惊喜并高声讚颂,守护祂託付给我们的一切:才华、神恩、我们的圣召,以及在我们周遭的人。」
链接网址:&苍产蝉辫;
订阅电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