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MAP导航

搜索

教宗接見意大利幾家銀行的代表 教宗接見意大利幾家銀行的代表  (VATICAN MEDIA Divisione Foto)

教宗接见意大利几家银行代表团:不把放高利贷作為準则

教宗方济各向这几家银行的代表们强调,若银行把利润作為唯一的準则,我们就会看到实体经济的负面后果。

(梵蒂冈新聞網)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上,金融“已经面目全非”、“与人拉开了距离”,“一旦使已经有所保障的人获利,而将那些处於困境、需要得到信贷支持的人排除在外,就会把放高利贷视為準则”。教宗方济各12月16日在宗座大楼的克莱孟厅接见意大利几家银行代表团时如此表示。这些银行是:伦理银行、阿布鲁佐和莫利泽合作信贷银行、坎帕尼亚中部合作信贷银行。

教宗表示,在現實情況下應免除債務,就如2025 禧年詔書《望德不叫人蒙羞》中所指出的那樣,否則就會加大不平等,踐踏人的尊嚴。教宗說:“健康的金融不會墮落為放高利貸、純粹的投機行為,以及破壞環境和助長戰爭的投資。”

初期大眾银行的崇高目的

教宗回顧一些大眾銀行的歷史,“在許多情況下,致力於教会團體的男男女女推動並創建了當鋪、銀行、合作信貸社、農村銀行”,為“沒有機會的人”提供機會。在15世紀,一些家庭得到幫助而融入城市的經濟和社會活動。雖然如此,“窮人在城市中的存在是社會病態的標記”,如今這疾病仍在流傳。

在19世纪与20世纪期间,“也是在良十叁世发表《新事》通諭之后”,藉着神父和平信徒发起的行动,“与地区相关的经济应运而生”,银行信贷支持了在农业、工业及商业领域的各项经济活动。

野蛮的经济

然而,今天筹划银行和金融的某种方式存在着一些矛盾。教宗指出,“若把利润当作唯一的準则,我们就会看到实体经济的负面后果”。首先,有些跨国公司将其活动移往“较容易剥削劳动力”的地区,使“家庭和团体陷於困境”,“数十年来建立的工作技能”化為乌有。

其次,將“在某個地區籌集的資金”轉移到“其他地區,目的只為增加自己的收益”。實際上,風險是“遠離本土”。於是,“人們感到被拋棄和被利用”。教宗表示:“若金融踐踏人、挑起不平等、離開原地區生活,它就背叛了自己的初衷。正如我所說,它就成了一種野蛮的经济。”

促进可持续性

不過,在當代的環境中,仍有一些銀行關注人的不同需求。教宗強調:“若沒有適當的金融體系,使其能包容和促进可持续性,就不會有人類的整體發展。若沒有銀行和信貸起到中介作用且具備必要的透明度,投資和扶持就業就無法實現。”

和平的经济

教宗表明,“对区域、公民和宗教团体,以及家庭有具体影响”的经济和金融”,才是正面的。教宗也谈到银行的重要社会角色,说:“银行机构在鼓励包容性思维及支持和平经济方面具有重大的责任。禧年的临近提醒我们,需要免除债务。这是為许多人,尤其是穷人的生活带来希望和未来的条件。”

链接网址:

订阅电邮新闻:丑迟迟辫://飞飞飞.惫补迟颈肠补苍苍别飞蝉.肠苍/锄丑/苍别飞蝉濒别迟迟别谤-谤别驳颈蝉迟谤补迟颈辞苍.丑迟尘濒

2024 Dec 17, 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