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济各抵达新加坡,受到热烈欢迎
(梵蒂冈新聞網)教宗方济各9月11日抵达新加坡,这是他第45次国际使徒之旅的最后一站。教宗此行中已经到访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和东帝汶,现在要在新加坡进行两天的访问活动。教宗的座机於当地时间下午2点53分抵达樟宜国际机场,新加坡文化部长、当地团体和青年,以及新加坡驻圣座大使前来迎接。
机场欢迎
4名不同民族的儿童為教宗表演了欢迎舞蹈,然后以各自的语言向教宗表达了欢迎的话语,其中的华人儿童对教宗说:“欢迎来到新加坡!”接着代表所有儿童向教宗献花,全场响起热烈掌声。在航站楼外也有许多群眾手拿小旗和标语牌欢迎教宗,标语牌上用英语写着“祝你健康!”、“喜乐”等词句,他们还欢呼着“教宗方济各!”
教宗抵達新加坡後,當天唯一的活動是在“聖方濟各·沙勿略”退省中心與在該國的耶穌會士們進行私人會晤。這座建築物原先是“聖方濟各·沙勿略”修道院,从1997年起用於靈修避靜活動。教宗在新加坡的這幾天就下榻於此。
新加坡
新加坡是一個城邦小國,最初是一個捕魚港和當地的貿易中心,16至19世紀成為柔佛蘇丹國的一部分。新加坡的現代歷史始於1819年,當時英國人拉弗爾斯(Thomas Stamford Raffles) 與蘇丹國簽訂條約,將新加坡島南部,也稱作烏戎島的地區列為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貿易地點。經過5年的時間,整個島嶼成為英國的殖民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人占领了新加坡,将之改名為“昭南岛”。日本於1945年投降后,新加坡再次回到英国人手裡。1959年,新加坡实现自治,李光耀任总理。1963年,新加坡脱离英国,宣布独立,加入马来西亚的新联邦。然而,由於联邦内的矛盾无法化解,两年后便成立了新加坡共和国。
建国后,在李光耀的领导下,新加坡成了世界上最繁荣的国家之一。儘管国土面积小且缺乏天然资源,如今新加坡已成為世界上最清洁、最安全和高科技含量最高的城市之一。
同东帝汶的帝力一样,新加坡也属典型的赤道热带雨林气候,全年气温高,尤其潮湿,基本没有季节变化。
隔天的活动
9月12日,教宗将在国会大厦接受欢迎、礼节性拜会国家元首、会晤总理。然后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大学文化中心剧院会见当局、公民社会及外交使团并发表在新加坡行程中的首篇讲话。预计,教宗会以私人的形式在“圣方济各&尘颈诲诲辞迟;沙勿略”中心与新加坡前总理李显龙进行私人会晤。当天的一项重要活动,就是教宗於下午在“国家体育场主持弥撒,与当地信友见面。
链接网址:
订阅电邮新闻:丑迟迟辫://飞飞飞.惫补迟颈肠补苍苍别飞蝉.肠苍/锄丑/苍别飞蝉濒别迟迟别谤-谤别驳颈蝉迟谤补迟颈辞苍.丑迟尘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