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在老旧的基础上植根,拆除新建筑不需要的一切
(梵蒂冈新聞網)1524年9月14日,特耶內的聖加耶當(Gaetano da Thiene)和他的初期同伴們在羅馬的聖伯多祿大殿發了大願,於是誕生了特耶內神職修會(Chierici Regolari Teatini)。這個修會實踐並推動“團體生活並透過為弟兄服務來服事天主”,同時效法最早的宗徒團體(參閱:谷三13-15),透過革新自己為教会的改革盡一份力量。
教宗方济各9月14日会见了特耶内神职修会朝圣活动的参与者,在讲话中作了上述表示。这项朝圣活动是為纪念特耶内神职修会创建500週年,朝圣者们在圣伯多禄大殿蒙教宗接见。教宗鼓励该修会的会士们,“在更新、共融及服务中”继续他们的旅程。
在老旧的基础上自我更新
教宗省思的灵感正是来自圣加耶当发大愿时的圣伯多禄大殿,当时那裡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建筑工地,旧的圣殿要拆除,因為不再适合天主子民的需求,而要建一座新的大殿。教宗说,“為了忠实於我们的使命、走上更新的大胆行程”,以及再表忠信,必须“建立在旧的基础上”,同时“随时準备拆除為建新殿不再需要的一切”。教宗解释,这就是更新的含意。
共融
談到共融,教宗回顧在那次重建聖伯多祿大殿時,“著名的藝術家、熟練的工匠、眾多的工人和勞動者,不論男女,或是从事最卑微的工作,大家同心協力為新大殿的誕生”而努力。教宗強調合作的重要性,因為“事實上,一個溫馨的家不是單槍匹馬就能建成,而是在團體中共同出力,重視所有人的貢獻”(參閱:格前十二7-11)。
彼此服务
此外,教宗也提醒道,為使計劃向前推進,需要捲起袖子實幹,需要付出努力。教宗說:“如果我們不具體地彼此服务,不謙卑、懷著善意和奉獻犧牲的精神,那麼好的意圖仍然結不出果實。聖加耶當向我們展示了這一點,他推動了許多愛德工作,其中有些至今還在進行;但首先是耶穌教導了我們這一切,祂來不是受人服事,而是服事人,並交出自己的性命(參閱:谷十45)”。
天主子民的教会
教宗强调,重要的是“我们,包括个人和团体”。教宗也指出,圣伯多禄大殿是一个象徵性的标记。
“五百年前,你們的創始人並沒有將他們的生命奉獻給磚塊和大理石的建築工地,而是奉獻給活石(參閱:伯前二4-5);他們將生命奉獻給聖教会,這教会是基督的新娘,天主的子民和上主的奧體。為了教会的益處,他們每個人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在忠心耿耿的幾個世紀後,如今將這工程交給你們。你們要勇於進取,奮勇向前吧!”
链接网址:
订阅电邮新闻:丑迟迟辫://飞飞飞.惫补迟颈肠补苍苍别飞蝉.肠苍/锄丑/苍别飞蝉濒别迟迟别谤-谤别驳颈蝉迟谤补迟颈辞苍.丑迟尘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