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在印尼:遏止极端主义及不宽容,和平是正义的果实
(梵蒂冈新聞網)不同文化和意识形态之间「睿智而细微的平衡」;和谐、平等,以及对基本人权的尊重都写在印尼宪法中,在其序言裡两次提到天主和需要天主降福的需求。教宗方济各9月4日在印度尼西亚牧灵访问的首篇讲话中开门见山提出这些观点,强调印尼的建国价值与他第45次牧灵访问的格言之间的关联性。教宗本次访问的格言是「信仰、友爱、怜悯」。他敦促遏止「极端主义和不宽容」,信仰应当懂得对话,而非操纵人心、助长分裂与仇恨。
沉浸在这片土地的美妙中
教宗方濟各9月3日抵達印尼後,訪問的正式行程於隔天4日展開。當天上午,他先是在聖座使館私下舉行了彌撒,然後乘車前往總統府參加歡迎儀式,禮節性拜會印尼總統佐科·維多多(Joko Widodo)。在總統府前的庭院,三軍儀仗隊和許多身穿傳統服飾的男女及兒童列隊迎接教宗,現場一片喜氣洋洋。軍樂隊先後演奏了梵蒂冈和印尼兩國國歌,接著教宗在國家元首的陪同下進入總統府內,在貴賓簿上簽字留言。他寫道:「沉浸在这片土地的美妙中、在不同文化與宗教相遇及對話之地,我祝願印尼人民在信仰、友愛和憐憫上日益成長。願天主降福印尼!」
平等与尊重人权
隨後,教宗與大約300名政府、公民社會和外交使團代表舉行會晤並發表講話。他對印尼深表讚賞,形容該國有如一幅鑲嵌畫,其中的各部分彼此取得平衡,為「均衡的社會架構」而努力,當地教会也不斷作出貢獻。
「这是个託付给所有人的手工活,但特别託付给政治行动。政治行动的目标是和谐、平等、尊重人权、可持续发展、团结互助、追求和平,无论是在社会内部,还是与其他民族和国家。」
信仰受操纵
教宗表示,在当今世界「阻碍普世友爱发展的种种趋势」下,印尼则树立了好榜样。阻碍友爱发展的趋势之一是操纵对天主的信仰,非但没有把信仰用来「建设和平、共融、对话、尊重、合作、友爱」,反倒把它用在助长分裂及仇恨上。
「我们在多个地区看到暴力衝突的兴起,它们往往源自於缺乏互相尊重和宽容意愿,不惜一切代价要让自己的利益、立场或片面歷史叙述占上风。这也给很多地方的全体百姓製造了无止境的苦难,以及真正的血腥战争。」
儿孙满堂的印尼
教宗表示,印尼為世界树立的另一个榜样是其高出生率:每个家庭有「叁、四或五个孩子」,一步步向前迈进。然而,在世界其他地区,解决失衡问题的方法却是「限制出生,限制一个国家的最大财富」。在某些情况下,做出这种政治选择的地方,也没有「实际且有远见的承诺来建设社会正义」。
「这是因為一大部分的人被遗留在边缘地区,他们既没有办法过上体面的生活,也无力自保,应付不了严重且不停加剧的社会失衡。严峻的衝突一触即发。」
教宗最后期许那些管理公共事务的人坚信「和平是正义的果实」,永远在此信念的激励下做事,因為「只有在每个人都不只為自己的利益、自己的愿景而努力,却着眼於眾人的福祉,搭建桥樑,推动和睦与协作,集结眾人之力击溃各种形式的道德、经济、社会悲惨情况,并促进和平与融洽时」,才能达成和谐。
教宗结束讲话时,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他在眾人的欢呼声中离开总统府。
链接网址:&苍产蝉辫;
订阅电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