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接见四个修会全体大会与会者:重视爱德而非有多少文凭
(梵蒂冈新聞網)心灵既要平安,又要有急切感,因為面对為天主圣爱做见证的使命,一种「安心无忧」的意识会使人变得怠惰。这是因為现世结束之际,一切都要接受「最后的考核」。诚如《玛竇福音》所记载的,在最后考核中,重要的是对受苦者行的爱德,而非学歷文凭;是不分彼此地对所有人敞开的大门,而非只向「获拣选者」开放的窄门。
教宗方濟各8月12日上午在梵蒂冈宗座大樓接見了四個修會全體大會的與會神父和修女,向他們再次闡述了奉獻生活的願景。這些與會者分別是聖西斯篤道明傳教修女會修女、聖心會修女、獻聖母於聖殿會修女,以及聖召會神父。
分辨、培育和爱德
教宗圍繞著分辨、培育和爱德這三大核心展開講話。無論是「做重大抉擇的鄭重時刻」,還是「做日常小決定的普通時候」,分辨的舉動都能讓人追隨各自的聖召,「辛勤工作、聽从上主、聆聽自己和他人、耐心等待、鼓起勇氣」。這使我們能理解天主的聖意,祂總是向心靈提出建議,从不強加於人。教宗表示,分辨是一個謹慎的過程,需要它的不僅是度奉獻生活者。
「我們的世界非常需要重新發現做決定的滋味和美好,尤其是那些關鍵性的抉擇,它們會影響到人生重大的轉捩點,例如聖召。因此,父母要出手相助,特別要幫助青年去了解,自由並非永遠停滯在十字路口左右閒晃,从不真正選一條路走。」
心灵平安却有急切感
談到培育,教宗向神父、修女們重申,培育是一段「涵蓋整個生命的成聖進程」,交織著個人與團體的祈禱、聖事生活和朝拜天主。教宗多次強調,朝拜的觀念今天不幸消失了,迫切需要把它找回來。再者,「唯有一個謙遜承認自己持續在『接受培育』的人,才有望成為一個優秀的培育者」。因此,教宗叮囑在場眾人要留意「內心的急切感」,因為安心無憂是一回事,而如同義人那樣「心灵平安却有急切感」則是另一回事。
治疗「丢弃文化」的解药
行爱德意味着「不停关注穷人的面容」。教宗嘱咐在场眾人要提高警觉,愿他们「常怀着一股白白付出及无私大爱的动力」。
教宗最后引用《玛竇福音》第25章有关最后审判的章节,指出我们将要受评断的依据。「上主不会问我们:『你读了什麼书,有多少文凭?』这裡有个有效的解药能治疗在我们内及在我们周围的『丢弃文化』:拜託,不要丢弃人,不要用世俗的标準来拣选人:他们有多重要,有多少钱,这些是世俗的标準,要拋开它们。你们不可丢弃人,却要接纳、拥抱每一个人,爱每一个人。」
链接网址:&苍产蝉辫;
订阅电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