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接见阿富汗人团体:不可用天主的名恐吓别人
(梵蒂冈新聞網)教宗方濟各8月7日上午在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之前,先接見了旅居意大利的阿富汗團體協會的成員。這個協會的宗旨是集合在意大利生活的阿富汗人,促進他們融入社會。教宗提到他曾在梵蒂冈接見過阿富汗難民家庭,這個國家因頻繁的戰爭和衝突,使人民難以過上平靜、自由和安全的生活。
阿富汗数十年来在战争和衝突、不稳定、摧毁、死亡、内部分裂、歧视及移民的经歷中度过了“悲惨的岁月”。因此,教宗希望该国人民彼此尊重,携手建设一个“更公正及更人性化的文明”,“每个人的权利”都得到承认、天主的名不再用来“恐吓别人”。
歧视和排斥
教宗也談到鄰國巴基斯坦,強調這兩個國家的社會結構都是“由許多民族所組成,每個民族都為自己的文化、傳統和獨特的生活方式感到自豪”。然而,“這種顯著的差異,非但沒有成為促進最低限度地共同保護每個民族的特性和權利的機會,有時反而成為歧视和排斥,甚至實實在在迫害的理由”。
力量法则取代了法律的力量
教宗指出,所有这一切在与巴基斯坦接壤的边境地区更為显着,那裡“族群交错”和“边境的极度‘多孔性’”决定了一种不易解读的情况,而且,“很难有效地制定出所有人都能具体理解和实施的规范”。
“在这样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强大或觉得更强的一方试图越过法律的规定,或对少数族群滥用职权,以所谓的力量法则来保护自己,而不是依赖法律的力量。”
宗教被利用
宗教因素就其本质而言,本应有助於“化解矛盾”,并创造空间,“让每个人的公民权利都能在平等和不受歧视的基础上受到充分承认”,但实际上,宗教本身却“受到操纵和利用”,结果是“為与宗教不相容的计划服务”。教宗指责,“在这种情况下,宗教成为对立和仇恨的因素,能导致暴力行为”。
促进和谐
当务之急是“让每个人都坚信,不可以天主的名义,煽动对他人的蔑视、仇恨和暴力”。在这层意义上,教宗鼓励在场的阿富汗团体的成员,继续本着“崇高意愿”促进宗教和谐,努力“使不同宗教之间的误解得以消除,这样才能建设信任的对话与和平的道路”。
教宗说:“这条路并不容易走,有时还会中断,但这是唯一可行的道路。如果真的渴望公益、促进和平,就必须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不可利用和曲解宗教
接着,教宗提起他於2015年的中非之行,其间他曾进入一座清真寺祈祷,而伊斯兰团体的教长也坐上教宗的座车,他们一起去探访所有的团体,有伊斯兰的、新教的,也有天主教的。教宗说,这将我们“联合起来”。教宗也重提阿布扎比文件,再次呼吁不要利用或曲解宗教。
“宗教从來不會煽動戰爭,也不會激起仇恨、敵對、極端主義的情緒,更不會激發暴力或流血衝突。這些災難是偏離的宗教教義、宗教被政治利用,以及宗教團體的人詮釋的結果,他們濫用宗教情感對人心的影響力,唆使人們去做與宗教的真理毫不相干的事。”
採纳对话的文化
教宗重複阿布扎比文件中的一句話,說“天主不願意祂的名被用來恐嚇人”。教宗表示,這同樣適用於種族、語言和文化差異,換句話說,我們必須“採纳对话的文化,將其作為路徑”。
“若能如此,你们协会所抱怨的在巴基斯坦的普什图族人所遭受的歧视也将结束,而一个新的时代也将会开始。在这个时代,法律的力量、怜悯这个关键词,以及相互尊重的合作将会迎来一个更公正、更人性化的文明。”
链接网址:
订阅电邮新闻:丑迟迟辫://飞飞飞.惫补迟颈肠补苍苍别飞蝉.肠苍/锄丑/苍别飞蝉濒别迟迟别谤-谤别驳颈蝉迟谤补迟颈辞苍.丑迟尘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