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MAP导航

搜索

隐修院会士帮助不同宗教信徒彼此接触

延斯·佩措爾德神父是一位在伊拉克北部庫爾德斯坦地區的瑞士人,他向梵蒂冈新聞網談到他的工作,包括建立宗教間的團結、幫助難民,以及服務人數不多、不斷變化的當地基督徒。

(梵蒂冈新聞網)延斯·佩措爾德(Jens Petzold)神父是一位生活在伊拉克北部庫爾德斯坦地區的瑞士人,他向梵蒂冈新聞網談到他的工作,包括建立宗教間的團結互助、幫助難民,以及服務人數極少且不斷流動的當地基督徒。

上個世紀90 年代中期,延斯首次抵達敘利亞,當時認為這只是他从故鄉瑞士向東方旅行的一個臨時歇腳處。作為一個不可知论者和靈性探索者,他真正的目標是東亞,希望在那裡探索道教和禪宗。

在敘利亞期間,延斯聽到了關於沙漠中的 Mar Musa 隱修院的傳說。這座隱修院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五、六世紀,近期由富有號召力的意大利耶穌會會士 保祿·達奧利奧(Paolo Dall'Oglio )重新開放,他致力於穆斯林與基督徒之間的對話。

延斯決定前往參觀,且立刻被迷住。他告訴梵蒂冈新聞網:“當時,我完全想不到基督徒能夠認真看待另一個宗教,而不會瞧不起它。我非常喜歡這一點。”

最終,在Mar Musa隱修院逗留了幾次之後,他決定在那裡受洗。又過了不久,在 1996 年年底,他以初學生的身份進入隱修院。

来到库尔德斯坦

接著在 Mar Musa 服務了十年。之後,在 2010 年,薩科 (Louis Raphael Sako) 樞機當時是基爾庫克的加色丁禮的總主教,現在是巴格達的宗主教,他要求這個團體在伊拉克開設一座隱修院。

延斯是被派往伊拉克的 Mar Musa隱修院的修士之一,他投入這項計劃,从那時起他就一直待在伊拉克。

如今,他是位於伊拉克北部庫爾德斯坦地區蘇萊曼尼亞 (Sulaymaniyah) 的隱修院院長,也是當地加色丁禮天主教会的司鐸。除了延斯神父外,來自德國的格拉夫( Friederike Gräf )修女也把這個隱修院當作自己的家,成了Mar Musa 團體的一員。

隱修院也有六、七位全職員工,協助各項計劃。他們舉辦語言課程 ,包括教阿拉伯人學習庫爾德語、教庫爾德人學習阿拉伯語,以及教兩個族群學習英語。他們也開辦領導-決策能力等主題的課程,並為當地小小的基督徒團體提供牧靈服務。

此外,與在敘利亞的Mar Musa隱修院 一樣,在伊拉克的隱修院也積極參與促進穆斯林與基督徒之間的對話。

跨宗教工作与和平建设

延斯神父解释说,“在伊拉克,不同团体之间的界限比在叙利亚更明显。例如,在叙利亚,我经常看到不同宗教的学生一起旅行。这种情况在伊拉克就少了许多”。

因此,他起初懷疑Mar Musa促進宗教間了解的使命在蘇萊曼尼亞是否會像在敘利亞的沙漠那樣會成功。

然而,“有一天我站在隐修院的圣堂裡,看见来到童贞圣母像前点蜡烛的妇女大多数都是穆斯林”。“就在那个时候,我意识到这能行得通”。

延斯神父指出,隐修院的所有计划都有助於促进宗教间建立关係的目标。每年约有2,000至3,000人来到隐修院参加课程,其中只有极少数是基督徒。

但这位瑞士神父认為,隐修院最大的贡献可能是促成了非正式的接触。

他说,“主要目的只是让人们相遇和交谈。对於和平建设而言,一起喝茶可能比长时间讨论人权更有效”。

“这是我个人的信念”,他笑着说:“一旦你们一起喝了一杯好茶,就很难再向对方的人开枪了”。

地方教会:不斷有人離開,又有新的人到來

除了鼓励宗教间更深入的了解之外,苏莱曼尼亚的隐修院也以服务当地基督徒為目标。

隱修院開放後的初期,主要的工作是幫助抵達庫爾德斯坦的基督徒難民。許多人為了逃避占據伊拉克北部的“伊斯蘭國”( ISIS )組織,其他人則因敘利亞內戰所造成的不穩定。在難民危機最嚴重的時候,有 255 名流離失所的基督徒住在隱修院裡。

延斯神父说,其中只有叁、四个家庭至今仍留在那裡。不到一半的人已返回家园,大约叁分之一的人已移居国外。

这意味着当地基督徒人口的组成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基督信仰在该地区根深蒂固,而当地基督徒在传统上都说阿拉伯语。今天,随着越来越多的阿拉伯基督徒出国寻找他们的前途,取而代之的是来自亚洲更东部地区和非洲一些国家的基督徒移民工人。

这位瑞士神父说:“他们带着家人一起来,我知道总有一天,这些移民会成為当地新的基督徒。服务他们是我们的工作。”

希望的种子

延斯神父说,隐修院的大部分工作都是為了“给这裡的年轻人一个未来”。

他說:“我非常有興趣與年輕人一起工作。他們精力充沛,心中仍懷有很大的希望。有時我看著他們在這裡的討論,看著他們嘗試一起解決問題的方式,我希望,也許 15 年後的某一天,他們可能還會記得這些討論,記得這種一起工作的精神。”

鑑於這次訪談屬於梵蒂冈新聞網2025禧年“希望的种子”項目,我們詢問延斯神父,他是否認為隱修院的工作有助於展開一個更有希望的未來。

他說:“我不知道我們是不是‘希望的种子’。我們的目的是幫助人們發現他們內心的那顆種子。”

链接网址:

订阅电邮新闻:丑迟迟辫://飞飞飞.惫补迟颈肠补苍苍别飞蝉.肠苍/锄丑/苍别飞蝉濒别迟迟别谤-谤别驳颈蝉迟谤补迟颈辞苍.丑迟尘濒

2025 May 12, 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