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寧:让更多的人了解传教士的服务工作,就会做更多事
梵蒂冈新聞網
伊凡奇卡·富利爾(Ivan?ica Fulir)修女出生並成長於克羅地亞,从小就夢想成為傳教士。她回憶道,“當我只有七歲時,我就有了這樣的渴望:將來我要去非洲,幫助那裡的孩子。但我體弱多病,母親對我說,我在非洲恐怕連兩天都撐不過去。”
儘管家人反对,有一位修女却安慰她说,天主会保护祂所派遣的人,不会让她遭遇任何不幸。就在那一天,伊凡奇卡下定决心,在天主的助佑下,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传教使命。
伊凡奇卡获得经济学学位。在做项目主管期间,她曾协助為贝寧一所孤儿院的建设筹集资金。因此有机会去贝寧做了九个月的义工。在那裡,她与圣母显灵圣牌修女会的修女们在一起,这段经歷改变了她的一生。回到克罗地亚后,她加入了该修会,但她的心依然留在非洲。经过反覆请求,2020年,她的长上终於批准她回到贝寧。
在貝寧服務 3,800 名兒童
目前,伊凡奇卡修女在貝寧首都波多諾伏(Porto Novo)負責一個項目,確保資金籌措,採購並分發食物,同時監督五所小學共 3,800 名兒童的熱食供應。此外,她還促成克羅地亞的捐助者與貝寧的修女們建立聯繫,協助在巴尼格貝-加雷(Banigbé-Gare)村修建第三家醫療診所。而她另一項重要的使徒工作,則是為阿法梅(Affame)村的女童孤兒院提供照護與支持,該孤兒院由修女們管理。
“在傳教中,从不缺少可做之事。”修女肯定地說,“但當我們的心向孩子和身邊的人敞開時,天主會賜予我們非凡的力量幫助我們完成應盡的使命。”
传教士必须讲述他们的故事
早在贝寧做志愿服务时,伊凡奇卡修女就深刻体会到“传播与交流”对於传教士的重要性。她回忆道:“令我震惊的是,克罗地亚人对本国的传教士知之甚少。许多善行无人知晓,若能广為传扬,必能激励更多人行善。正如一位传教士曾说:‘无人述说,便无人知晓。’”
她认為,传教士应当分享他们的经歷与内心感受。“这些故事能鼓励更多人成為我们的援手,因為我们无法独自完成使命。正如一句非洲古谚语所言:‘你若想走得快,就独自上路吧;你若想走得远,就要结伴同行了’。”
正因如此,伊凡奇卡修女开始记录传教生活,最初為天主教刊物供稿,后来又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日常点滴。她解释道,“当我在乌克兰传教的时候,我看到许多义工受到啟发,他们都是了解到传教士的服务工作而前来帮忙的。”
社交媒体:传教士的有力工具
在伊凡奇卡修女看來,傳教士分享的服務經歷,為主流媒體充斥的負面新聞提供了一種必要的平衡。“福音是治癒悲傷、絕望和消極情緒的良方。我嘗試从積極的角度分享我們的日常生活,在相遇與經歷中彰顯了天主的臨在”。
修女分享说,“基督临在於每一个孩子、每一位病人,他们就是受苦的基督。然而,焦点不应放在苦难本身,而是要讲述如何与耶穌同行,走出困境,步入復活的喜乐。”
社交媒体还使成千上万的人能够与传教士保持联繫,并為他们及他们所服务的人祈祷。“知道有如此眾多的人在用祈祷支持我们,这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我知道自己并不孤单”。
在社交媒体分享的挑战
伊凡奇卡修女確認,對於傳教士而言,傳播、交流互動不是一個簡單的工作。她說:“這需要耗費大量時間,有時人們未必理解,但从它所結出的果實來看,如此做是值得的”。
首先要面对的是技术上的挑战,例如因气候条件导致设备频繁损坏、停电以及不稳定的网络连接。然而,更大的挑战则来自非洲与西方之间的文化和传统差异。
伊凡奇卡修女解释道,“有时,当我分享非洲日常生活的片段时,可能会传递出一些西方观眾难以理解的内容,甚至可能遭到严厉的评判。这裡的工作方式、家庭生活方式以及庆祝方式都与西方不同。如果不作细緻讲解,这些差异可能会引发误解,甚至带来反效果。”
儘管面临这些挑战,伊凡奇卡修女仍坚持分享她眼中的“非洲”故事,让全世界看见传教士日常生活的真实面貌。
她最后说道:“如果我分享的传教经歷能够触动哪怕一个人的心灵,那便是天主的恩赐”。
链接网址:&苍产蝉辫;
订阅电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