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麦隆一天主教学校设“愿祢受讚颂”课程,培育学生对“生态归依”的认知
穆妞伊·默西·韋爾內伊(Munyuy Mercy Vernyuy)
非洲喀麦隆石桑的天主教健康科学学校响应教宗方济各《愿祢受讚颂》通諭的号召和教导,开设了一个名為《愿祢受讚颂》的课程,来培育学生对生态归依的认知和实践。這所健康科學學校由方濟各第三會的修女主持,她們在培育工作中添加了“攜手同行,走向天主創造的福音”項目。該項目由紀文修女於今年3月開啓,獲得正義、和平、天主創造的完美委員會支持。項目的宗旨是促使人們對《願祢受讚頌》通諭的認知和瞭解,並為學生提供實踐生態歸依的實驗。開創這個項目,也是回應教宗方濟各的呼籲:重新喚醒對青年的責任,以及增進對涵蓋所有人的培育工作的熱忱。
在方济各第叁会的维萨尼鶩伊修女和两位方济各加布遣会士的带领下,学生们认识了照顾环境的重要性、人类行為对地球的影响等重要知识。兼任健康科学学校妇产科主任的维萨尼鶩伊修女在谈到生态归依的重要性时指出:我们的地球正面对许多生态方面的挑战,我们有责任尽环境保护者的义务。我们通过教育和实践,可以启发年轻一代,促使他们照顾我们的地球,并為一个可持续的未来作出行动。
《愿祢受讚颂》项目的课程是在户外进行,学生、教员齐集在学校前面一棵大树的树荫下,开始进行反思。教员请学生坐下,静听风声,吸气呼气,细心观察环绕自己的大自然,查看土壤并思考它受到多大的滥用。随后,大家一同参观学校的菜园并收集农作物。这样,便能吸引他们对生态的关注,也能帮助他们与大自然及大地母亲连结在一起。
由於天主教健康科学学校与邻近的圣伊萨贝尔医院皆由方济各第叁会的修女负责管理,因此,学生也可以在这家公立医院实习,他们因而有机会向医院中的待产妇女和新妈妈们讲解某些人為行动对大地母亲造成的后果,和带给这些妇女及她们的子女的不良影响。
此外,課程中也綜合講解《願祢受讚頌》通諭的內容,並著重談論“窮人和受傷的大地母親的吶喊。教員也為學生們介紹聖方濟各的生活方式,鼓勵學生們致力於具可持續性的實踐,如:植樹、 種花、製造天然肥料、節省能源、降低污染。一名女學生在接受培育後說,她要去和病人談如何照顧人類大家庭這個重要課題。
方濟各第三會的修女們在喀麥隆除了健康科學學校外還負責了12所高中,4個醫療機構。她們也从事牧靈和社會性工作,照顧老年人、難民、移民、孤兒等。修女們也在非洲其他國家中服務。
链接网址:&苍产蝉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