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良十四世和一个儿童眼中的世界
(梵蒂冈新闻网)在教宗良十四世任期的最初两个月里,出现了许多令人难忘的照片,其中有些将会长久地存留在人们集体的记忆里,例如普雷沃斯特在当选教宗的那天,第一次站在圣伯多禄大殿中央的阳台上,面对圣伯多禄广场上欢跃的人群时,他克制泪水的瞬间。但有一张照片,虽然还鲜为人知,却自然地传递出一个讯息和对未来的憧憬:教宗屈膝在一位参加梵蒂冈夏令营的小女孩的身旁,小女孩正在向教宗展示一幅画。
两人脸上的笑容令人动容:教宗显然看向正在拍照的人,而小女孩则被教宗的举动深深吸引,并未看向镜头,而是目不转睛、面带微笑地望着教宗。这张照片为何如此重要?因为通过那个简单的屈膝动作,教宗为我们所有人,尤其是那些今日手握世界命运的人指出一个方向:亲近孩子,用他们的眼光看世界。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勇敢地这样做,人类的命运将会如何改变?正如耶稣责备门徒阻止儿童们靠近时,所说的那句永远被人记住的话:“让小孩子到我跟前来。”
今天的我们,究竟有多少人愿意让孩子来到自己的身边?更重要的是,我们又有多少意愿走向他们?走向那些被战火吞噬的孩子、那些因他人自私而挨饿的孩子、那些遭受无数种暴力的孩子们。理性要求成人去保护孩子,然而,现实却恰恰相反:在由成人决定的战争中,首先受苦的却是那些最脆弱的孩子。甘地曾说:“如果我们想要在这个世界上教导真正的和平,如果我们想要发动一场真正的反对战争的战斗,那我们就必须从孩子开始。”可惜的是,我们必须痛苦地承认:战争的现实就像毒药一样,从我们生命的最初阶段就被灌输进来。贝托尔特·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在一首诗中写道:“孩子们玩战争的游戏,却很少玩和平的游戏,因为成人自古以来就在战斗。”
正因如此,或许改变历史进程的唯一途径,恰恰是那条看似最不可能的道路:弯下腰来、屈膝,放下我们作为成人固有的观念与利益,用我们的眼睛,以孩子“低处”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使自己变小,正是为了让我们的“人性”变得更高尚。
链接网址: www.vaticannews.cn
订阅电邮新闻:丑迟迟辫://飞飞飞.惫补迟颈肠补苍苍别飞蝉.肠苍/锄丑/苍别飞蝉濒别迟迟别谤-谤别驳颈蝉迟谤补迟颈辞苍.丑迟尘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