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苦难和果酱罐的喜乐
马里奥·加尔加诺(Mario Galgano)--斯瓦泰纳(瑞典)
“我叫莫尼加(惭辞苍颈肠补)。你们可能很快就会发现我是德国人。”与这位70岁修女的谈话就这样开始了。她生活在瑞典,准确地说,在瓦斯泰纳的布里吉达隐修院生活了40多年,那里是瓦特恩湖畔的一个小镇。她与来自瑞典、德国、芬兰和荷兰的七位修女一起在此生活。
隐修院的现状反映了教会圣召的变化。莫尼加修女说,“我们的一位初学生比我还大”。现今,隐修院不再是一个为青年女学生的地方,而是女性在她们人生第二阶段时常寻找的空间。“这或许是女性的第二职业”。修女讲述到,团体的组成反映了一种演变:第一次瑞典修女占多数。最初情况不是这样的。
布里吉达修女会由瑞典圣女布里吉达于14世纪创立。从神学的角度来说,该修会的生活基于三个要素:奥斯定会规、圣布里吉达会宪,以及为回应时代变化所修改的会宪。莫尼加修女指出,修会的灵修精神清楚地呈现出来:“基督的苦难对我们至关重要。” 以圣母玛利亚的默观为日常祈祷的架构。修女们以玛利亚的默观的视野凝视耶稣的一生,一周中的每一天都有不同的主题,从天使到三位一体。
圣布里吉达的中心会院是男女隐修会士一起工作。在过去,男女隐修会士有各自独立的会院,但生活于同一神恩的灵修生活。在瓦斯泰纳隐修院的圣堂中,男女隐修会士在两个不同的区域祈祷念大日课,但在圣堂中共同参与礼仪圣事。
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牧灵服务:聆听、祈祷和交谈。莫尼加修女接着说,“我们收到很多的祈祷意向,也有人来与我们倾述心声”。默默的见证很有效。我们也会做具体实际的工作:“今天,我们把将近4000个果酱罐子装在纸箱里,我喜欢做这样的工作”。
喜乐是布里吉达修女会灵修精神的第五个特质。莫尼加修女谈到她在修会客房部的工作。她的工作是从清洁浴室开始的,并逐渐成为她喜欢做的一个工作。
是何原因促使这位来自德国威斯特法伦地区科斯费尔德的女子,来到瑞典的隐修院呢?让人意想不到尽然是普通的足球。在1974年世界杯期间,这位德国女子被瑞典守门员赫尔斯特伦(Ronnie Hellström)所吸引,她开玩笑地说,“我爱上他了”。从那时起,她对瑞典的迷恋与日俱增。她说:“我继续学习历史,并专注于北欧的历史,通过我父母的一位大学朋友,当时他是瑞典的天主教主教,我来到瓦斯泰纳学习语言。我在这里遇到一些年轻的天主教徒,他们以令人信服和审慎的态度向我分享他们的信仰。这深深触动了我的心灵,并让我重拾信仰”。
多年后,在这位德籍修女莫尼加的银庆纪念日上有一个特别的惊喜:她同会的修女们邀请了赫尔斯特伦,莫尼加修女曾是他电视屏幕前的粉丝。这位着名的前瑞典国家队守门员赫尔斯特伦如约而来了,神父在弥撒中饶有趣味地说,“有时圣召是通过罚球区而来”,这引得莫尼加修女开怀大笑。赫尔斯特伦与修会团体一直保持着联系。在他患上癌症后,就决定了要葬在瓦斯泰纳。如今,他就长眠在隐修院附近的墓园里。
莫尼加修女指出,如今,瑞典人对天主教的看法与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有许多天主教徒投身于文化和科学事业,并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及尊重。特别是监狱使徒工作,天主教的牧灵关怀也卓有成效。此前,修会开展的一个项目“狱中的隐修院”尤其使人印象深刻,该使徒工作旨在为重返社会的服刑人提供灵修陪伴。
多年来,莫尼加修女始终如一地投身于隐修院中的日常生活中,“喜乐贯穿于她所有的工作”。
链接网址:
订阅电邮新闻: